正文 第一章 花開荼蘼,無處躲閃(1 / 2)

一場春風散盡,花已開到靡荼,時光流轉,陸小曼轉眼已經19歲,而那些屬於孩童的單純浪漫的時光已經漸漸消逝在華美的衣角流蘇之中。

輕舞霓裳,一個輾轉,陸小曼已是大人模樣。她出落得亭亭玉立、端莊嫻靜。

每個女子都期待一場美麗的邂逅、一段絕美的愛情、一個相知相許的人。那歲月壟成的花痕鋪在路上,在華光傾瀉的那一夜,她出發了。

悄悄地,告別青澀,也微露曼妙的身形。不經意間,滑落的笑靨像水仙一樣綻放。少女的情竇初綻,似乎還帶著驚嚇和慌張,還有青春的憂傷。

最近,陸小曼的家中來來往往很多的媒人,那些人總是滿懷歡心地來,卻唉聲歎氣地走。

對於陸小曼來說,這些人都太過陌生。對於陸定夫婦來說,這些人都太過平庸。

陸定夫婦深知自己的女兒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溫婉動人的氣質,必定會有一個氣度不凡的男子前來迎娶,那將是一段天賜良緣,他們怎能隨便應了他人的媒?

所以他們寧願選擇等待,等到那一個緣定三生的人,更重要的是等待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男子出現,風風光光地將女兒娶走。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這樣的父母很勢力,但編者更願意用愛來解釋這樣的等待。天下父母哪有不愛兒女的?陸小曼是陸家唯一的骨肉,他們一定要確保她的幸福。

也許有家族的榮譽,也許有門當戶對的顧慮,也許有門楣的考慮,但千言萬語,萬般思量,隻有深愛才會如此。

他們心中有一套完備的標準,隻有才子才能配佳人,隻有郎才才能配女貌,隻有等到那樣的人,父母才能放心地將小曼的手交給他,才能確定小曼的人生是幸福的。

這段時間陸小曼卻是心慌意亂的,仿佛有一場大的劫難要來臨似的,她對於未來的一切全然未知,這種不可操控感讓她感到驚慌,這種被人主宰命運的感覺讓她恐懼,她能做的隻是拭目以待,同父母一樣,等待一個德才兼備、將來有一日必能飛黃騰達的可心男子將她帶走。

終於有一天,在小曼的寄父母唐在禮夫婦的介紹下,陸家選定了這樣一位器宇軒昂的男子。

他叫王庚,字受慶,1895年5月15日生,比小曼大七歲,在眾多的候選人中,這個男子有著讓陸定夫婦一眼看中的諸多優勢。

王庚於1911年清華畢業後保送美國,先後在密歇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哲學。畢業後,又赴著名的西點軍校攻讀軍事。

光陰像一把刻刀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留下鋒芒,八年的留學生涯讓這個男子嚴謹、執著、獨立,八年的孤旅,又讓王庚思念家鄉,他想,是時候回到這片土地一展宏圖了。而此時的中國正值軍閥混戰,動蕩不安,正需要像王庚這樣的人才。

果然,天隨人願,抑或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庚回國後順理成章地來到陸軍部就職,並在1918年以中國代表團上校武官和外交部外文翻譯的身份隨陸徽祥參加巴黎和會,協助留洋的軍事專家爭取中國的權利。王庚少年成事,巴黎和會內圍盡心盡力呼籲中國權益,而巴黎和會外圍和他接應的正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梁啟超。

梁啟超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看中了王庚的人品和才華,欣然收他為弟子,而徐誌摩也是梁啟超的弟子,時也,運也,命也,要相識的,要緣起的,總是在劫難逃。

命運早就已經為他們一生的緣分,為以後的那段故事埋下了伏筆。

小曼第一次見到這個男子,便為那一眼溫柔傾心,那是一個堅毅又果斷的神情,卻也透出無限的憐惜,他在為誰憐惜?他是為誰憂愁?他的內心有著怎麼樣的對白?他的一切對於陸小曼來說像一個謎一樣吸引著她。

一個是娉娉嫋嫋的絕世佳人,一個是玉樹臨風的青年才俊;一個是上流社會的名媛淑女,一個是遊刃官場的上校紳士,這在當時的上流社會,一切看起來那麼吻合,那麼相配。

壯誌淩雲的王庚若有一位娘家財力雄厚又擅長交際的太太輔助,必定會在事業上事半功倍,而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小曼也正需要一位能為她的奢侈生活埋單的丈夫。偏偏兩人又是郎才女貌,誰說這不是天作之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