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道不盡的滄桑,述不盡的離愁,像一隻孤獨的鳥,駐紮在心頭。
1909年,陸定已經調職到北平工作,為了一家人團聚,母親帶著陸小曼從上海來到了北平。
這一年,她六歲。
北平,成了她生命中重要的標記。
繁華的上海與老城北京全然不同,她非常喜歡這座古城,喜歡那些古老的城牆,像千年的智者述說著隱隱塵世,像悠長婉轉的曼妙女子靈靈弱弱的音長,但也正因為這份古老、這份厚重、這份大氣,讓陸小曼覺得找不到自己,一切看起來都虛假而堂皇。
上海那些燈紅酒綠、歌舞升平的舞廳戲院在北平也是一樣繁華,上流社會需要這些讓你流連的場所,這些地方是公子小姐們的生活集聚地。
但是北平又不似上海那般濃豔,名媛們需要的是一個矚目的舞台和燈光流蘇的追捧。北平社交場所好似還欠些火候,迄今流傳美名的名媛也為數不多,陸小曼確是在這京城中央,如夢中的藍色妖姬悄然綻放,終於等到那一日,芬芳染盡老城的韻味,風華妖嬈在世人的眼前。
剛到北平的陸小曼被送到了京師女子師範學堂附屬小學,開始她正規的學校生活。
從上海到北平,從一個熟悉的地方來到一個陌生之地,她卻沒有任何的不適應,天性活潑的陸小曼很快就適應了新生活。
在學校裏,她身邊總是圍繞著一些小姐妹,整天咿咿呀呀湊到一起玩耍,從小,陸小曼就愛玩、愛鬧,不喜歡安安靜靜坐下來讀書,在家裏,同樣有人前呼後擁地陪著她嬉戲,歡聲笑語充盈著陸小曼的童年。她不知憂愁,不知世事,不知煩惱,一切都美好而幸福。
陸定雖然寵愛女兒,但對於學業的要求和妻子吳曼華一樣,十分嚴格和苛刻。他發現女兒每天隻是和仆人瘋癲玩鬧,再這樣下去恐怕會荒廢了學業。
那一天,他回到家中,看見陸小曼和女仆肆意地玩鬧,把家裏搞得烏煙瘴氣,就陰沉著臉把陸小曼叫到身邊來,看著女兒每天隻知道嬉鬧,再想想自己對她含辛茹苦、盡心盡力地栽培,心中更是惱火,竟然狠狠地摑了她一巴掌,小曼緊緊捂著滾燙的臉頰,難以置信地看著父親,拚命地咬著嘴唇,倔強地忍住不哭。
平日裏對自己那麼溫柔的父親,今天居然下狠心打了她,善解人意的陸小曼明白一定是自己的懶散傷了父親的心,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認真讀書,讓父親刮目相看,用實際行動來回擊這一個巴掌。天資聰穎的陸小曼隻要肯用功,成績自然提高了不少。
陸定看女兒在學業上有所長進,又將她轉入了法國人開辦的聖心學堂。這是一所隻有少數上流社會的軍政和文化界的要員才能將孩子送進去的學校,高昂的學費更是可想而知,然而這一步步都早在陸定夫婦心中計劃已久。
高昂的學費買來的不僅是學校新潮的教育模式,更擁有一個良好的交際圈,這也是陸定夫婦不惜花費高昂學費也要讓女兒去名流學校的原因之一。
也許是上蒼的眷顧,陸小曼不僅生得傾國傾城,還多才多藝,小曼沒拜過師傅,卻畫得一手令人拍案叫絕的油畫和水墨。
在北平住的那段日子,小曼總是會畫一些畫來消遣,畫累了便躺下歇一歇,等到有了情致再提筆勾勒幾筆。不急不慢,完全憑著自己的興致,隨心所欲,心無雜念。
有一次,小曼信手拈來的一幅油畫習作被一位外國人看到,不禁大呼精美,以200法郎的高價高興地買走。
在那個時代,如果會一門外語,在社交場上便如魚得水,尤其是女子,如果能流利地講一口外語,自然能博得更多人的青睞和關注。小曼的父母早有預見,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請來了家庭教師,幫她輔導英文,小曼不僅可以說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後來還學習了法文,並且運用自如。
天生麗質難自棄,也隻有那個時代才能造就這樣一位曠世佳人。她是一個美麗靈秀的女孩,纖細柔美的身材更顯江南女子的婉約。
她的詩書畫藝、她的天籟之音、她的華美舞姿、她的每一個轉身、每一個回眸,都牽繞著多少孤枕難眠的夢,律動著樹梢朦朧的月。
她聰明機靈又不失端莊嫻靜。天若有意青睞,再完美也順理成章。
這樣的女孩在學堂自然更是受歡迎的,恰同學少年,正風華正茂。男孩子像仰望公主一般地仰望著她,一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的小曼一路順風順水,驕傲而趾高氣揚地行走在人群的最上方。
歌德的詩用在陸小曼的身上也剛剛好:
多麼輕盈和柔美
多麼溫柔和明淨
仿佛撒拉弗天使撥開濃雲
露出她的仙姿
你看她
這麗人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