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丈夫徐誌摩在南京中央大學謀得一職,在南京與上海之間來回奔波。
1930年(28歲)
秋,為了徹底擺脫上海的頹廢生活,徐誌摩應胡適之邀,到北平任教,夫婦二人開始過兩地分居的生活。期間,徐誌摩多次勸陸小曼離開上海到北平,但都被拒絕。
1931年(29歲)
從師於賀天健和陳半丁學畫,從師於汪星伯學詩。
為了支付龐大的家庭開銷,徐誌摩隻得為了生計而辛苦奔波。
11月13日,徐誌摩由北平抵滬,與陸小曼見麵即發生爭執,憤然離家。
18日,徐誌摩乘早車赴南京。
19日,為了能趕上林徽因當天晚上在北平協和醫院小禮堂的演講,搭乘中國航空公司的郵政班機“濟南號”啟行。因飛機失事,遇難身亡,終年35歲。
徐誌摩飛機失事,陸小曼悲痛欲絕,幡然悔悟,從此閉門謝客,潛心繪畫,編撰《徐誌摩全集》。
1933年(31歲),整理徐誌摩的《眉軒瑣語》,在《時代畫報》第三卷第六期上發表。
1934年(32歲),清明獨自一人到硤石給徐誌摩掃墓。
1936年(34歲),加入中國女子書畫會。
1938年(36歲),開始與翁瑞午同居。
1941年(39歲),在上海大新公司開個人畫展。
1946年(44歲),聽取好友趙清閣和趙家璧勸說,並承諾戒煙、戒酒、專心寫作。
1947年(45歲),出於履行對好友的諾言,開始住院接受治療,健康狀況大有好轉,隨後去南京親戚家中休養,在這期間,寫完了將近兩萬字的小說《皇家飯店》。
1949年(47歲),以優異的繪畫技藝和個人獨特的風格入選了全國美術展,積攢了一定的人氣。
1955年(53歲),再次入選全國美術展。
1956年(54歲),和王亦令合作,翻譯了許多外國文學作品,如《泰戈爾短篇小說集》、《艾格尼絲·格雷》等,後來還和王亦令合作編寫了民間故事《河伯娶婦》。
4月,受到陳毅市長的關懷,被安排為上海文史館館員。入農工民主黨,擔任上海徐彙區支部委員。
1957年(55歲),民間故事《河伯娶婦》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1958年(56歲),成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並參加上海美術家協會。
1959年(57歲),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被全國美協評為“三八紅旗手”。
1965年(63歲),4月3日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