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歲),農曆九月十九子時生於上海南市孔家弄,籍貫常州。父親陸定,母親吳曼華。
1908年(6歲),在上海上幼稚園。
1909年(7歲),為了能夠和先去北平工作的父親團聚,母親帶著年幼的陸小曼從上海來到北平定居。
1910年(8歲),就讀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1912年(10歲),就讀於北京女中。
1918年(16歲),入北京聖心學堂讀書。
1920年(18歲),精通英文和法文,被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聘用兼職擔任外交翻譯。
1921年(19歲),開始名聞北京社交界。
1922年(20歲),離開聖心學堂,與王庚結婚。
1924年(22歲),與徐誌摩結識,並雙雙墜入情網。一時間輿論嘩然,兩人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年底翻譯意大利戲劇《海市蜃樓》。
1925年(23歲)
年初,與徐誌摩進入熱戀。
8月拜劉海粟為師學畫。
年底與王庚離婚。
1926年(24歲)
8月14日,陸小曼與徐誌摩在北海公園訂婚。
10月3日,陸小曼與徐誌摩在北海公園舉行婚禮,由胡適主持,梁啟超證婚並致詞。
10月,陸小曼與徐誌摩南下上海。
11月,徐誌摩辭去《晨報副刊》主編職務,離京南下,陸小曼隨同共住在家鄉硤石,並打算隱居在此。
12月,因江浙戰爭起,夫婦二人為避戰亂,轉上海定居。
1927年(25歲)
幾次搬遷,後定居上海福西路(今延安中路)四名村923號。不久,陸小曼的父母也來上海與他們同住。此後,陸小曼漸漸沉醉於大上海奢靡的生活,癡迷戲曲,並與翁瑞午相識。
3月,與徐誌摩回硤石掃墓,並與徐誌摩、翁瑞午遊西湖。
12月6日,夫婦二人在上海夏令匹克戲院同演《玉堂春——三堂會審》,陸小曼飾蘇三,徐誌摩飾紅袍,翁瑞午飾王金龍,後受到《福爾摩斯小報》汙蔑困擾,夫妻感情受到極大傷害。
1928年(26歲)
6月,徐誌摩因不滿陸小曼的生活作風而出國旅遊。
7月,與徐誌摩合著的《卞昆岡》在《新月》上發表。
夏,陸小曼與徐誌摩、葉恭綽共遊西湖。
1929年(27歲)
參與中國女子書畫會的成立籌備工作。
3月接待泰戈爾。
6月,與翁瑞午等人遊“西湖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