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很多事情,往往可遇不可求。本書的創作,起於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緣,在西北師範大學欣遇黃遠生的長子黃席群教授,並由此得以讀到《遠生遺著》,那些如大河澎湃,震撼人心的文字,使我頓生激情:我要寫一本關於遠生的書。
然而動筆之後,不禁氣餒。因為曆歲經年,當時的知情人早已作古;遠生遇害時也隻有31歲,其三個兒子年紀幼小,對父親隻有朦朧印象,加上後來他們本身經曆坎坷,為我提供的素材極其有限,又因世俗之見,對遠生的婚姻家庭幾乎沒有一點兒文字記載和口頭傳說。這無疑是寫作本書的難度,也是一大缺憾。所以寫起來真有一種“無米之炊”的感歎。又聽說上海、山東有學者也在寫這一選題。幾多無奈,半途擱筆。
自1995年至2002年,寫寫停停,三易其稿。最初的文稿偏重於遠生的學術成就,讀來幹巴;第二稿則落入通常人物傳記的老套。在寫作的死胡同中徘徊良久,有一天突然感悟:遠生當記者的短短四年,實際處在中國現代史上由專製到憲政極重要的曆史關頭,遠生的人生舞台複雜變幻且極特別,隻有把他置身於社會轉型風起雲湧的大背景下,才能真正凸現其珍貴價值。而此時遠生的長子黃席群先生以92歲高齡毅然赴美。老天有眼,竟實現了他到父親遇難的舊金山都板街廣州酒樓門前憑吊的夙願,讓我也深受感動。在席群教授的鼓勵敦促下,本書的第三稿於2002年底以新思路踏上征程。
本書寫作過程中,還得到遠生的三兒媳高懷蓉教授以及遠生的孫子黃上恒教授、孫女高上達副教授等親屬的熱情關注與支持。特在此對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我的子女也對本書的寫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幫助,這一切都成為我完成書稿的動力源泉。
無論如何,謹以此書告慰一代名記者黃遠生在天之靈,也不孚耄耋老人黃席群所望。哪怕是能為關注、研究報界奇才黃遠生的新聞界、史學界、文學界及海外華人留下一份資料,也算盡心盡力,聊慰平生。
作者簡介
魯正葳,女,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職稱:主任記者。從事新聞與文學創作20多年,在國家級和地方報刊發表各類作品200多萬字,應邀為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中國大西北》及甘肅台《井上靖與敦煌》等20多部電視片撰稿。作品多次獲得全省、全國一、二、三等獎。主要著作有《永恒的追尋》、《西北大發現》、《大活佛傳奇》等,其中《西北大發現》一書獲甘肅省“五個一”工程獎。
個人曾獲得甘肅省黨政軍授予的黃河抗洪搶險先進個人及蘭州市宣教先進標兵、優秀新聞工作者、三八紅旗手、文明市民等10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