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看著大街上腳步匆匆的人流,有誰知道,這些陌生的麵孔,有多少是從遠遠的地方趕來,像赴一場永恒的約會似的來到這個城市呢?沒有人能數清,隻有這些陌生的麵孔晃過來,又晃過去,不斷地消失又重現。他們的故事,一遍一遍地被說起,然後又被忘記。他們隻是都市裏最平凡的一群人,他們默不作聲,靜靜地守候著自己的日子,隨時準備反抗生活中的突如其來的一麵。他們在別人的城市裏活著,他們用汗淚澆灌著別人的城市,去換回自己那獨自的甜蜜和幸福。

他們隻是一群來自四麵八方的打工者。

隨著改革開放在沿海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內地人群紛紛走入打工的行列。誰能真正數清,在今天的中國,到底有多少的打工者?又有誰真正地了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心態呢?也許,除了他們自己,再也沒有誰了。

當我把“打工者心態實錄”幾個字寫在紙上的時候,我知道,一切並不是這樣簡單的了。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我的所有打工的朋友,他們紛紛表示出了鮮有的興奮。打工的苦,打工的淚,打工的笑,有多少人為之動容,然而,又有多少人對此漠視,甚至鄙視。多少人隻看到了都市的高樓紅袖,隻看到了夜市千燈,而從沒想過這一切後麵那些流汗勞作的人們。

於是就有了《南方戰爭》、《漂泊紅顏》、《春夢無痕》、《愛情病了》這四本書。這幾位作者更是南方打工文學行列中的黑馬,他們的名字和作品在眾多打工仔打工妹之間紛紛流傳。

他們記載的不僅是打工者的歡笑與淚水,更多的是他們眼前的無奈與真實。在赤裸裸的金錢麵前,在唯利是圖的老板麵前,在轟聲喧天的車間裏,在……這些來自異鄉的打工者,是城市裏一個真正沉痛的一個族群。也許,他們並沒有驚天動地的舉動,但他們默默地在奮鬥著,為自己,也為這個生存的城市。

然而,在這一切後麵,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一些人的墮落與另一些人的自甘墮落,為錢、為名、為了享受。多少打工者為了明天流汗勞作,一分錢一分錢地在增添積蓄,又有多少人為了金錢,鋌而走險、自甘墮落……

這些文字不僅是來自打工部落的殘酷寫真,更是讓人們警醒的警鍾。人潮人海中,多少麵孔,為了生活而四處漂泊,而在艱難的漂泊中,有多少苦多少痛要去承擔。這是每個打工者都麵臨的不爭的事實。

讓人感動的是,當我把這一想法告訴我身邊的打工朋友時,他們每個人都給了我莫大的支持,這四本書的作者蒲鈺、嶽勇、羅德遠、任朋友自不必說。還有更多的打工朋友為我提供了這樣那樣的幫助。比如羅珍、張民、艾躍、張權等,均給了我不少的支持。更有無數的打工朋友給這些書的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幫助,才有了今天這些文字的出版。

每個人都走在路上,每一個人都過得不容易,但願明天的日子會更加美好。但願,通過這些文字的出版,會有更多的人會來關注他們,關注他們的奮鬥、關注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情感與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