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ács,Georg:DieTheoriedesRomans.München:DeutscherTaschenbuchVerlag,1994.

Lyotard,Jean-Francois:DiePh·nomenologie,übersetztvonKarinSchulze.Hamburg:JuniusVerlag,1993.

Mann,Otto/Rothe,Wolfgang(Hrsg.):DeutscheLiteraturim20.Jahrhundert.Bern:FranckeVerlag,1967.

Novalis:Monolog.DieChristenheitoderEuropa.Hamburg:Rowohlt,1963.

Pannenberg,Wolfhart(Hrsg.):DieErfahrungderAbwesenheitGottesindermodernenKultur.G·ttingen:VandenhoeckundRuprecht,1984.

Prechtl,Peter:EdmundHusserlzurEinführung.Hamburg:Junius,1998.

Schleichl,SigurdPaul(Hrsg.):·sterreichischeLiteraturdes20.Jahrhunderts.AktenderJahrestagung1982derfranz·sischenUniversit·tsgermanisteninInnsbruck.Innsbruck:Inst.fürGermanistik,1986.

Schwan,Alexander(Hrsg.):DenkenimSchattendesNihilismus.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Buchgesellschaft,1975.

Stephan,Alexander/Wagener,Hans:SchreibenimExil.Zur·sthetikderdeutschenExilliteratur1933-1945.Bonn:BouvierVerlag,1985.

Weigel,Robert:ZerfallundAufbruch.Profileder·stereichischenLiteraturim20.Jahrhundert.Tübingen:franckeVerlag,2000.

埃克哈特:《埃克哈特大師文集》,榮震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哲學研究》,段德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

卡爾·巴特:《羅馬書釋義》,魏育青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羅蘭·巴特:《神話-大眾文化詮釋》,許薔薔/許綺玲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馬丁·布伯:《我與你》,陳維綱譯,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

陳立勝:《自我與世界-以問題為中心的現象學運動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但丁:《神曲》,朱維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

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韓樹站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範坡伊森:《維特根斯坦哲學導論》,劉東/謝維和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福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弗林斯:《舍勒思想評述》,王芃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弗洛姆:《占有還是生存》,關山譯,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歌德:《浮士德》,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海德格爾:《詩·語言·思》,彭富春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