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灰複燃
韓安國為梁孝王做事,當了大夫。後來因罪坐牢,獄吏田甲侮辱他。韓安國說:“死灰難道就不會複燃嗎?”田甲說:“死灰複燃了就澆熄它。”誰知坐牢沒幾天,梁國缺少內使,朝廷派人拜韓安國為梁國內使,田甲知道這個消息嚇得逃跑了。於是韓安國傳出話去:“如果田甲不來投官自首,我就滅了他的家族。”田甲隻好光著上身來請罪。韓安國笑著說:“你能夠全部澆滅那死灰嗎?”說歸說,最後他還是善待了田甲。
不做守財奴
馬援在西北隴漢一帶居住時,常對朋友說:“大丈夫的誌向,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於是耕田放牧,獲得牛馬羊數千頭,稻穀數萬斛。他歎息說:“凡是貨物財產,隻有施舍給別人時才能顯現出它的價值,否則不過是一介守財奴罷了。”於是他將財產都送給親戚朋友,自己依舊身穿羊裘皮褲。
肚子不痛
東漢末年,名士喬玄對曹操評價極高,遂使曹操知名於世。後曹操祭奠喬玄,獻上太牢之禮,即以牛作為祭品,並說:“喬公啊,當初你曾對我說,將來有一天我要是經過你的墳墓的話,一定要用一隻雞一瓶酒來祭奠你,否則走上三步就會肚子痛。今天我用太牢來祭奠你,大大超過了你的期望,我的肚子應該不會痛了吧?”
誌向不改
東漢末年,南陽郡的名士宗世林跟曹操同時在朝做官。宗世林瞧不起曹操的人品,不與他交往。等到曹操任司空,總攬朝政後,他很平靜地問宗世林:“現在我們可以結交了吧。”宗世林回答說:“我的誌向像鬆柏一樣,永遠也不會改變。”
好好先生
司馬徽從來不說別人的缺點。他和人說話的時候,無論好壞都說好。有人問司馬徽:“最近還好嗎?”回答說:“好。”又有人說自己兒子去世了,司馬徽說:“那更好。”妻子責備他說:“別人認為你有德行,所以才和你說話。為什麼你聽到別人兒子去世了,卻也說好?”司馬徽說:“你說的話,也很好啊。”現在人們所說“好好先生”,緣出於此。
好人做到底
三國時,華歆、王郎乘船避難,有一個人也想上船。華歆有些猶豫,王郎說:“船中還有空位,為什麼不幫助人家?”後有賊人追來,索要那人。王郎想將他交出去避禍,華歆說:“我之前猶豫,正是害怕出現這樣的事情。既然已經收留了他,又怎麼能舍棄他?”於是帶著那人一起逃走。
割席絕交
管寧與華歆一同在園中鋤草,見地裏有一小片黃金,視而不見,揮鋤不停。華歆感覺稀奇,拾起金片瞅了瞅。也許不想在管寧麵前沒了身份,也許那一小片黃金確實不值錢,最後還是扔了。這一回,管寧是生小氣,可是,下一回就不一樣了。有一天,兩人同坐在一張席上讀書,一個官員從門前路過,大張旗鼓,聲勢浩大。管寧心如止水,照樣讀書,華歆卻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湊熱鬧。回來時,好好的一張席子被割成兩半,問為什麼,管寧理直氣壯地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管寧確實很有定力,一生屢次有機會做官硬是不就,足見其性情。
特殊祭奠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是魏文帝曹丕的好友。他去世之後,一幫朋友前去祭奠他。曹丕說:“什麼官話套話之類的東西就不要說了。王粲生前最愛聽驢叫,我們大家都學幾聲驢叫來祭奠他吧。”於是王粲墳前響起一片驢叫之聲。
禽獸不如
一次朝中舉行宴會,擔任閑職的阮籍也在其中。遇到司法官員報案,說有人殺死了母親。阮籍在一旁插話:“嘻!殺死老子還可以,怎麼可以殺親娘呢!”聽了這話,大家都驚呆了。司馬昭馬上指責他說:“殺父也是不赦之罪,怎麼能說可以呢!”阮籍很從容地辯解道:“禽獸知道母親不知道父親,殺死父親的人如同禽獸,而殺死母親的人,連禽獸也不如。”在場的人聽了,一時無語。
枕流漱石
晉朝人孫楚文辭卓絕,才華出眾,性情豪爽。年輕時曾想隱居,對王濟說自己想枕石漱流,卻誤說成“我欲枕流漱石”。王濟問他:“流水可以枕,石頭可以漱口嗎?”孫楚回答說:“之所以枕流,是想洗洗耳朵;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礪磨礪牙齒。”孫楚後來任石苞參軍,自負才氣,對石苞長揖不拜,說:“天子命我參卿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