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毛澤東評點詩、詞、散文(1)(2 / 3)

三、《觀滄海》氣魄雄偉

毛澤東很喜歡曹操的詩,認為曹操是真男子,大手筆,特別是《觀滄海》這首詩,寫得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他於1954年夏,在北戴河創作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詞,就借用了該詩中的一些句子。在毛澤東的眼中“曹操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詩人。

【簡介】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粲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毛澤東評點】

曹操的文章、詩,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摘自毛岸青、邵華《回憶爸爸勤奮讀書和練書法》(見《瞭望》1983年第12期)。

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摘自白金華編《毛澤東談作家與作品》第8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一帶是曹孟德(操)到過的地方。

他不僅是政治家,也是詩人。他的碣石詩是有名的,媽媽那裏有古詩選本,可請媽媽教你們讀。

——摘自毛澤東1954年7月23日致李敏、李訥的信(見《老一代革命家家書選》第50頁)。

【鑒賞】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三國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操結束了漢末豪族混戰的局麵,恢複了黃河兩岸的廣大平原,統一了中國北方,建安十三年(208)進位丞相,後封魏王,成為實力強大的三國鼎立之一的魏國。古代帝王中像曹操這樣在政治、軍事、文學上都為一流的是很少見的。所以毛澤東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而對曹操的多才多藝是非常看重的。

曹詩內容深沉,氣魄宏偉,慷慨悲壯,開啟並代表了文學史上的“建安風骨”的特色。1927年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篇文章中說:“其實,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佩服他。”

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讀到魯迅這篇文章的上述評論時,用紅鉛筆圈劃起來,非常讚同魯迅對曹操的看法。魯迅在這篇文章中還說曹操的文詞風格是“清峻”、“通脫”。清峻,就是簡約嚴明;通脫,就是隨便之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在毛岸青、邵華《回憶爸爸勤奮讀書和練書法》(見《瞭望》1983年第12期)中,寫道毛澤東對曹操的評論是:“曹操的文章、詩,極為本色,直抒胸意,豁達通脫,應當學習。”顯然是采納了魯迅對曹操的評價。

《觀滄海》,是曹操於建安千二年(1207)率軍平定烏桓後,在班師途中,路經渤海之濱的碣石山(今河北秦皇島附近)時所作。全詩通過描寫碧波遼闊的滄海景像,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像征著詩人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慨及得勝而歸的豪邁喜悅心情,被古代詩評家譽為“有吞吐宇宙氣像”。1954年夏天,毛澤東來到北戴河。據他的保健醫生徐濤回憶,有一天,毛澤東在海岸沙灘漫步,嘴裏總是念念有詞地背誦《觀滄海》;毛澤東在夜裏工作疲勞後,稍作休息,出門觀海,有時也是這樣低聲吟誦。

他還找來地圖,查證出:“曹操是來過這裏的。”他說:“曹操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烏桓,九月班師經過碣石山寫出《觀滄海》。”也就是在這時,毛澤東醞釀著創作《浪淘沙·北戴河》這首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這首詞觸景生情,緬懷千古,壯歌抒懷。

其中,“蕭瑟秋風”是由《觀滄海》中的“秋風蕭瑟”點化而成。有一次他對工作人員說:“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在毛澤東的眼中“曹操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詩人”。(參閱《毛澤東讀史》張貽玖著。)

四、《龜雖壽》講了長生之道

《龜雖壽》是曹操的名篇。毛澤東對其具有樸素唯物論色彩而又積極進取人生的作品非常欣賞。他不僅自己喜歡這首詩,還經常把它寫下來贈給別人,以示鼓勵。

【簡介】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競時。

騰蛇成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獨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毛澤東評點】

你須長期休養,不計時日,以愈為度。曹操詩雲:“盈縮之期,不獨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此詩宜讀。

——摘自毛澤東1961年8月25日致胡喬木信(見《毛澤東書信選集》第585頁)。

曹操有一首題名《龜雖壽》的詩,講長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來一讀,可以增強信心。

——摘自毛澤東1963年12月14日致林彪的信(見陳晉著《毛澤東之魂》第130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鑒賞】

《步出廈門行·龜雖壽》,是曹操的名篇,這是曹操在平定烏桓後班師途中寫的。因為在這次班師途中,他的主要謀士郭嘉病死,年僅38歲,從而引發出他時不我待的感慨。全詩共12句,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借“神龜”、“騰蛇”的壽命都是有限的,說明人也總是要死的,這是對生命的豁達態度;二是借“老驥伏櫪”說明要在有生之年積極進取,這是樂觀向上的態度;三是借“盈縮之期,不獨在天”說明不信天命,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對生命的樸素唯物論態度。正如清代沈德潛所編寫的《古詩源》中所注評的:“盈縮之期,不獨在天,言己可造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