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鋪展於旅行者腳下的實際上是一片沙漠,12月25日,在測得了又一緯度經線,完成了第48個三角形之後,埃弗雷特等人來到了卡魯的北部邊緣,在這片幹枯地區與他們剛經過的那塊土地之間,他們找不到絲毫的區別。

探險隊使用的動物,飽受草場缺乏之苦。水也同樣缺乏,池塘裏的最後一滴水也幹了,土地是由泥土和非常不利於植被生長的沙子混合而成的,雨季積下的雨水滲進沙層中,很快從這些覆蓋著大量砂岩、不能保存任何一粒液體分子的地層中消失了。

這就是利文斯通博士在探險中所不止一次穿過的幹燥地區之一。不僅土地,連空氣都是如此幹燥,以至暴露於空氣中的鐵質物品都不會生鏽。依照科學家博士的敘述,皺巴巴的樹葉萎靡不振,含羞草的葉子在白天也像在晚上一樣緊緊合著,金龜子躺在地麵,幾秒鍾後就斷氣了。把溫度計的圓頭插入地下3法寸,中午時,水銀柱指示到了134華氏度。

這就是曾經出現在那位著名的旅行家麵前的南部非洲的某些地區,這就是現在展示在英國天文學家麵前的位於卡魯邊緣和恩加米湖之間的一塊陸地。他們十分疲勞,痛苦不堪,特別是因為缺水。這種艱苦的形勢對家畜有更顯著的影響,稀少、幹枯、蒙塵的草幾乎不能用來喂養它們。這片廣闊的地區之所以是沙漠,不僅僅由於幹燥,還因為幾乎沒有活物來此冒險。鳥兒已經逃過了讚比西河,想在那裏找到樹木花草,野獸也不會膽敢走進這片不能提供任何生命資源的地方。在1月份的前15天中,探險隊的獵人們幾乎隻隱約瞥見了兩、三隻能連續幾星期內不喝水的羚羊,其中有看上去像曾使約翰閣下那樣強烈地感到沮喪的奧利克斯,尤其是幾隻卡馬,它們長著溫柔的眼睛,穿著灰色的、雜有赫石斑點的衣裙,這是些不傷人的動物,其肉質得到很高的評價,較之於豐饒地區的草場,它們似乎更喜歡幹燥的平原。

然而,走在火熱的太陽底下,穿過不含一粒水氣的空氣,在沒有一絲風和高溫的日日夜夜中進行大地測量,天文學家們明顯地感到疲乏。他們儲備的水盛放在被酷暑加熱的桶裏,在逐漸減少,他們已經不得不限製使用了,這種限製使他們非常難受。但是他們熱情高漲,鼓足幹勁,戰勝了疲勞與艱難,不放過大量而細致的工作中的任何一個細節。1月25日,經線的第七部分,又一緯度的長度被借助9個新三角形計算出來了,這時三角形總數已達57個。

天文學家們隻剩下一段沙漠需要穿過,按照布希曼人的建議,他們應該在1月底之前到達恩加米湖畔。上校和他的同事能夠為自己擔保,堅持到底。

但是探險隊中的布希曼人沒有受過這種酷熱的鍛煉,作為被雇傭的人,他們的利益不與探險的科學利益相混同。這些很不情願繼續前進的土著人很難經受路途的考驗,對水的缺乏尤其敏感。幾乎由於饑渴而衰弱的役畜不得不被落在後麵,人們擔心它們的數量會一天天增加。抱怨、指責伴隨疲勞在增加,莫庫姆的角色非常難作,他的影響力下降了。

很顯然,缺水馬上會成為無法克服的困難,他們必須停止向北前進,要麼往回走,要麼向經線的右方走——這樣可能會碰見俄國探險隊,以到達如利文斯通的旅程所示,分布在較濕潤地區的小鎮。

2月15日,布希曼人向埃弗雷特上校報告了不斷增多的困難,而他對此作出的努力都是徒勞的。車夫已經開始違背他的命令了,每天早晨,營帳撤掉時,都會有多數土著人加入反抗命令的場麵。應該承認,這些不幸的人,被酷熱製服了,被幹渴消耗光了,讓人看了同情。另外,牛、馬隻靠短小的幹草不足以吃飽,一滴水未喝,它們也不願再走了。

埃弗雷特上校完全了解情況,然而對自己苛刻,他同樣對別人也是嚴厲的。他不想因為任何理由而中斷三角測量實驗,並且宣布,即使是獨自一人,他也會繼續往前走。他的兩位同事與他意見相同,他們準備隨上校走到他願意去的任何遠處。

布希曼人作了重新努力,征到了幾個願意繼續跟他前進一段路程的土著人。根據他的估計,探險隊距恩加米湖隻有5-6天的路程了。在那裏,牛、馬會重新找到新鮮的草場和陰翳的樹林,人也會擁有一片淡水降暑解渴。莫庫姆對主要幾個布希曼人強調指出這些理由,並向他們證明,要想得到補給,最近的路就是往北走。的確,投向西部,隻能是盲目地走;往後走,隻能重返荒涼的卡魯,那裏的河水肯定幹涸了。終於,土著人在如此多的理由和請求下讓步了,幾近筋疲力盡的探險隊繼續向恩加米湖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