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揚州第一花魁的柳依依,不可能上來就表演節目,一直都是最後表演,俗稱壓軸。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最終還是進入了這場盛會最關鍵的階段。隻見一個女子款款從裏麵走了出來,如同雪蓮一般的讓人感覺到了空靜,又猶如空穀中的幽蘭一樣,不由得讓人心神安定下來,她便是今天詩會最重要的人,也是揚州第一才女——程采兒!
“采兒姑娘好。”
“采兒姐姐。”
對於在場的所有人,見正主出來,紛紛站了起來,禮貌問候。
程采兒走到主辦位置,看了看大家,麵帶笑容,輕聲說道“今天是中秋佳節,是我們吳國最重要的節日,小女有幸作為此次詩會的評委之一,感謝在坐各位的厚愛。”
詩會的評委一共有五人,除了程采兒以外其他幾位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他們是揚州文壇中的泰山北鬥,他們的點評也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今晚想要揚名想要得到關注,這些人的看法才是重頭戲。而當他們離開之後,剩餘的才是真正才子佳人的遊戲,名與美色給這個時代大多數男人來選,他們都會首先選擇揚名。
因此在客套話說完的時候,每位才子心中早準備好的詩詞寫了出來傳了上去,希望能得到五位評委的讚賞,從而揚名整個揚州城。
剛開始急於表現的才子,一般情況下都是胸有成竹的,但真正算的上好的,還是那些以外比較有名氣的才子。幾位老人與程采兒坐在主位上,細細的看著侍女們送上的詩句。若看到有佳作,多會直接與眾人討論。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這首詩不錯,你們看看。”一位老人看完其中的一篇詩句,覺得不錯,與眾位評委討論起來。
“雖然詳細訴說賞月,也算是劍走偏鋒,但卻給人以大氣之感,隻令人思緒激蕩,並無絲毫詭譎之色,確實不錯。”眾位評委點了點頭,把這篇能登入大家之列的詩句,放在了關注的那一邊。
才子們都注意著評委,此刻見到有一篇詩作,放在了點評之列,下麵頓時竊竊私語起來“王兄,終於有一篇詩句登入大家之列了。”
“是啊,就不知道是誰作的,第一個登入了采兒姑娘跟黎老他們之眼。”
接下來品的詩句越來越多,又有幾篇絕佳的詩句展了出來,其中一篇還是程采兒舉薦的。她雖然是評委中最年輕的一個,但卻並不代表不懂欣賞,她是最嚴格的一人。那些老人或許比較感性,對於很多詩句的意義會輕微略過,她卻不會這樣。能讓她舉薦的老人們也是來了興致,接上她拿出的詩句,湊在一起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