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趙侯爺和吳伯爺明日後便到碼頭了。”小林子上前一步挑了挑燈芯。
“恩。”燭火下,少年麵色沉靜,“這幾日你跟著我出門跟這些個商籍的子弟來往,可有什麼感受?”
“這……”小林子憨笑著摸了摸腦袋道,“旁的不說,隻是依奴才淺見,這吃穿用度倒也精致得很。”
“可不是麼?”永璂微微揚起唇角笑了笑,眼中卻帶著幾分冷酷,要開海禁,尤其是在江南設港口,他一開始就預料到很艱難,如今好不容易在廣州做的不錯,但江浙一道卻十分混亂,他最開始以為隻是單純的稅製的問題,可如今看來,分明是兩淮官商相互勾結的結果。他細細尋思一回,兩淮鹽商素來富庶,家財萬貫也不必說,可自打乾隆十五年以來四地通商口岸的開放,一定程度上還是本地的商人產生的衝擊,可就是有那些吃撐了還擔心不夠吃的人勾結外商中飽私囊,瞧瞧那些富商子弟手中精致的西洋器具和奢侈的衣食住行,真真是一群蛀蟲!
如今,稅製先丟一邊,鹽改才是必須提上章程來了。
孩子歎了口氣,其實在前一世裏,鹽政就出事了的,百人下獄,甚至連紀先生也被牽連發配新疆,如今自己提前動手一則此時鹽政受海禁影響,不如拋出鹽政引得江南官場注目,而私底下順清海上貿易往來,二則食鹽於百姓日常所需,實在不宜負擔過重。
思慮一定,當即先傳書支會自家阿瑪一聲。
清晨的港口,風煙俱淨,來往船隻裝貨卸貨有條不紊,熱鬧而繁榮。
不多時幾艘官船順風順水從遠處行來。
停船拋錨,一行兵士器宇軒昂神色莊嚴齊刷刷跑步下來。
“欽差來了。”江南富庶之地,是朝廷稅收重中之重,常年有欽差到來,在此地的百姓早就習慣了,因此也不驚慌,自顧自的便找了個合適的位子轉身背開。
“肅靜——”少年早在之前混亂的時候便從旁的一條小船上了大船,由著小林子服飾的穿上皇子朝服,因著現下是早春,天氣還冷,便帶的是冬朝服。色用金黃,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龍綠繡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要帷行龍四,裳行龍八,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平水,端的是少年英氣,姿容不俗。
這幾年他刻意鍛煉又注重飲食,因此比前世長高了許多,如今都有五尺了,朝服穿在身上越發是成人端莊貴氣的模樣,再不是前世小孩穿大人衣服樣兒了,想到此處不由對著西洋鏡裏的自己露出一個溫和而森然的笑意。
“乾隆二十五年春,皇十二子奉命下江南,三月,江南總督並州府官員共一百二十八人,悉數下獄,當年秋。血染京師,江南震動,風氣為之一肅。世人皆讚:皇十二子有其祖風範!
——《清史稿》”
“小十二,你怎麼能這樣殘忍!”在男人暗中的支持下,永璂忽然發難一舉拿下那些勾結在一起的昏官,新任的江南道監察即將赴任,在交接的關口,永璂收到男人的聖旨,暫時負責江南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