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霞走了,走得轟轟烈烈,走得匆匆忙忙。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一個個老百姓悲傷的身影把內心對任長霞的懷念拉得那麼綿長。一時間,“任長霞”這個名字傳遍大江南北,人人都在悼念她的離去,人人都在傳頌著她破案的神勇。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她漸漸成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人們為什麼會這麼懷念任長霞?因為,任長霞的身上凝聚著疾惡如仇的力量,凝聚著人性的光輝,人們從任長霞身上看到了對職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可任長霞又為什麼對事業如此忠誠和熱愛呢?她是那麼敬業,廢寢忘食也不覺得苦,親曆危險也不覺得累,這除了職業信念的支撐以外,與她的成長軌跡和性格不無關係。

任長霞,女,漢族,中共黨員,祖籍河南省睢縣,1964年2月8日生於鄭州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生前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一級警督警銜。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十大女傑、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二十多項榮譽稱號。

任長霞有兄妹三人,小時候家裏經濟生活比較困難,所以3歲那年她被送到睢縣農村的爺爺奶奶家。因為身體瘦弱,六七歲的時候她就像男孩子一樣跟著別人練習武術、練空翻,她還喜歡舞槍弄棒,好為受欺負的小朋友打抱不平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這段經曆給了貌不出眾的“小黑妮”一種特別的力量,不知不覺中也為日後的事業打下了基礎。在這種環境裏麵,這個倔強好強的女孩子慢慢培養了一種驚人的抗爭能力。回到父母身邊以後,她在三兄妹中性格顯得格外倔強,韌性十足。因此“被父母打得最多”,但是“怎麼打都不哭”。在工作中同樣透露出這股韌勁,她自己就說過:“碰到案子,不破絕不罷休!”

等到了能看小說的年齡,她便整日在課餘時間抱著《福爾摩斯偵探集》之類的偵探小說看,並開始對警察職業產生了向往之情,特別羨慕,尤其喜歡警察穿的上白下藍的警服,每次走在大街上隻要看到穿警察製服的人,她都會多看幾眼。“做一名警察”的理想就這樣在任長霞的花季生根。她想當一名警察,這不僅是渴望自己強大起來,同時也是因為警察除暴安良的天職和形象符合她的心理需求。這也許就是她一直勤奮工作的內在動因和理想追求。後來等她到登封當公安局長保一方平安的時候,那種從小在農村培養起來的底層社會的天然感情和理解則又支撐、幫助了她。

1981年,任長霞高中畢業。她當然是毫不猶豫地報考警校。但是考學時按照要求她不夠條件,因為她的身高隻有1.57米,不夠1.60米的最低身高標準。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上警校,而是想方設法地達到自己的願望。她精心準備著:穿上高跟鞋,再穿上能蓋上鞋跟的長筒褲,昂首挺胸地去體檢,量身高時使勁往上拔著,恨不能把頭發絲都乍起來。麵對考官,她也沒有著急,而是笑嗬嗬地告訴考官:“我會武術,我練幾招你們看看我行不行。”說罷,任長霞表演了自己嫻熟的武術套路。深厚的武術功底、靈活多變的智慧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立馬征服了麵試考官,任長霞被破例錄取為人民警察。她終於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河南省人民警察學校,圓了少女時的警察夢。那天,任長霞穿著一身嶄新的警服興衝衝地回到家,在全家人麵前炫耀,從那一刻起,這警服就一直穿在她身上。

1983年10月任長霞從河南省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後分配到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工作,當英姿颯爽的她從警校畢業後當上一名民警時,她就在日記本中寫下一段話:“能成為一名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人民警察,能親手抓獲犯罪分子、還老百姓公道,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她就立下了將自己一生獻給公安事業的誓言。

自加入公安隊伍,任長霞先後任預審科民警、預審科副科長、法製室副主任,並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任長霞在預審工作崗位上一做就是13年。入警後,爭強好勝的性格在她身上顯得愈發突出。在鄭州公安係統、市政法戰線及省預審崗位練兵大比武中均奪取過第一名。1992年11月,在鄭州市公安係統和政法係統崗位練兵大比武中,她力克群雄,雙雙奪冠。1994年11月,在河南省公安係統崗位練兵大比武前夕,為了拿到好名次,她除了把各類答題背得滾瓜爛熟外,還借了一台搶答器搬回家裏,琢磨它的性能,練習如何快速使用。搶答器發出的聲音吵得人心煩,可她卻硬把家裏人拉過來充當主持人,陪她模擬練習。家人也拗不過她,隻好很不情願地當了“主持人”,也不知道說了多少“預備,開始”,妹妹喉嚨疼了就讓丈夫陪,直到她感到滿意。結果證明,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那次比武中,她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全省第一名。在辦案實踐中,任長霞更注重探索和積累辦案經驗。提高審訊技巧。憑著自己嫻熟的預審技能,頑強的工作作風,她直接審理了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在河南省預審戰線上創造出了無人能比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