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江洋大盜落網記(1 / 2)

2003年5月15日。

此時的登封和全國各地一樣,正處於“非典”瘋狂肆虐的非常時期。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在一線,親自督導指揮抗擊非典的工作,一時一刻都不能鬆懈。這一天,又是如此。在緊張地忙碌了一整天之後,直到晚上九點,她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了局裏。一進辦公室,她就發現辦公桌上放著一封群眾來信。疲倦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信中舉報的是13年前一起未能破獲的巨款盜竊案。盜竊主角是一個名叫張學奎的農民。信中說明了主犯張學奎及其同夥經常活動和可能藏匿的地方的相關情況。

張學奎,登封潁河中段金店街的一個農民。他從一個農村小混混、公路小扒手一直到“鐵道大盜”的大頭領,盜竊黑手伸向大江南北。13年來行竊於20個省、市,作案次數難以計數,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他拋賢妻、舍愛子,成為一個吃、喝、嫖、賭、抽等無惡不作的江洋大盜。

看完信後,任長霞非常重視,她也顧不得時間早晚,立即叫來政委劉叢德一同研究此信,調閱卷宗,決定把此案交給巡警大隊去偵破,並做了細致的安排。在一向雷厲風行的上司麵前,手下人是不敢有絲毫懈怠的。巡警大隊長郭雲峰馬上根據舉報情況,弄出了一份較為詳細的追蹤抓捕圖,交給民警按圖索驥偵查此案,並成立了以大案中隊的中隊長王明克、民警司紅偉、王曉炎、高會峰、孫少渠五人為秘密小組的專案組。追捕張學奎及其同夥的攻堅戰就此拉開序幕。

在回顧這場非常時期的緝捕江洋大盜的艱巨戰鬥時,先回述一下群眾舉報信中所稱的13年前那起未能及時破獲的巨款盜竊案。那是張學奎與盜竊團夥老大結識並成為其中一員,逐漸做大膨脹的起點。

13年前的巨款盜竊案

時間回到1990年3月8日上午。

在“洛陽——鄭州”的長途客車途經登封時,4名年輕男子登上了客車,但是當車開到盧店鎮附近時,4人又下車改乘“鄭州——洛陽”的客車返回。他們不像一般乘客那樣,找個座位安安靜靜地坐下,而是站在過道上鬼鬼祟祟的。當車進入一個車站時,這4名男子推推搡搡地擠下了車。忽然1名乘客失聲大叫,原來他裝有3萬元現金的錢包不翼而飛了。他立刻意識到剛才身邊的4個人可疑,便追趕了下去並隨即向登封警局報案。

經過十多天的追捕,登封市公安局抓住了3個犯罪嫌疑人,但是另一個攜款逃跑的關鍵案犯一直在逃。沒有足夠的證據就定不了案,3個犯罪嫌疑人被釋放。這起巨款盜竊案就這樣不了了之。這個主案犯就是張學奎。

時光如梭,一直到2003年的5月15日,13年已經過去了。沒想到在任長霞就任登封公安局長的第二個年頭,一封舉報信又牽出了這個當年未破的大案,更沒想到這個盜竊案又引出了這麼個驚天大盜。在局長任長霞的周密部署下,巡警大隊長郭雲峰帶領專案組成員打響了對這個為非作歹長達13年之久的特大盜竊犯罪團夥的圍剿戰。

大盜落網

按照所獲得的基本情況和製定的追捕路線圖,專案民警把搜捕範圍分為兩個大的區域:一是京廣、隴海鐵路沿線的城市,一是河南省內的市縣。他們時時與各地的同行們保持著聯係,尤其是京廣、隴海鐵路沿線警方的聯係尤為密切。在省內,他們查訪了鄭州、洛陽、許昌、漯河、南陽、登封、鞏義、汝州等地,行程達5萬公裏。

由於當時正是非典肆虐時期,全國上下都是全民動員抗擊非典,交通出行受到的嚴重影響首當其衝。大多數客運車輛停運、賓館飯店停業,吃、住、行都極為困難。而且要隨時準備接受體檢、測溫、消毒,與別人的接觸都成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無疑給案子的偵破更帶來了嚴峻挑戰。

局長任長霞一方麵要親自上一線督導非典抗擊工作,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首要職責是破案。從抗擊非典一線下來她不顧身體疲勞,每天都要關心外出辦案警員的生活狀況,更重要的還是隨時與他們溝通、一起研究應對策略。她的忘我、無私和幹練,有力地鼓舞了屬下。為了抓住大盜,專案組成員帶著礦泉水、方便麵解渴充饑,千裏奔走,不辭艱辛,表現出不辭辛勞、勇於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