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艱苦的查訪,在查閱幾百名嫌疑人的檔案後,專案民警們終於有了一個重大收獲:他們發現西安某監獄曾關押過一個叫張賓的人,此人與張學奎長相相似。於是,他們馬上趕赴西安追查此人。但等到西安後才得知,此人已於幾個月前就被釋放,原因是證據不足。這對專案人員來說,無疑又設置了一道偵破屏障。雖然沒有抓到犯罪嫌疑人,但他們卻得到了另一條重大線索:得知此人是河南漯河人!專案組人員又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漯河。在漯河警方的積極配合下,專案組查到了張賓的住處。
但是,張賓卻是久離家門。張賓是不是張學奎?沒有抓到張賓的王明克等人隻好又不辭勞苦地返回登封,到張學奎的老家找到他的哥哥和姐姐。見了照片後,他的哥哥和姐姐一口咬定照片上的張學奎就是張賓。由此,王明克等人斷定漯河的張賓就是張學奎!專案組立即把情況彙報給任長霞,並急切地想著快速抓捕這個折磨了他們幾個月的大盜。
一直關心案情進展的任長霞此時正在等待消息,聽了具體彙報後,她肯定地告訴警員們:一定要抓捕張賓!但是同時她要求警員們不要因急躁而使得前功盡棄。警員們為她的冷靜和理智所折服,按照她的部署,專案組沒有打草驚蛇,而是守株待兔,伺機而動,以免這個狡猾的狐狸聞風逃脫。
2003年7月15日淩晨1時許,在黑暗中,當張賓悄悄來到家門前正欲舉手敲門。說時遲那時快,守候在周圍多時的幹警一躍而出,迅速摁住此人。
這個人正是張學奎——大名鼎鼎的“鐵道大盜”,黑手遍及大江南北的江洋大盜。
大盜獨白
“多行不義必自斃”。江洋大盜終於落網了。在作案無數起,盜竊上千萬元,犯罪觸角伸向大江南北好幾十個城市後,張學奎終於走進了他早就該呆的地方——監獄。法律,終於對他揚起了正義之劍。在任長霞的直接指揮下,登封警局對這個在江湖上隱匿了13年之久、罪行累累的江洋大盜進行了提審。
此時的張學奎已不再有昔日的威風。從外表看,他瘦高的個頭,正值中年,臉上胡子未刮,根本沒有想像中的山林大盜模樣,但狡詐的本性卻在他的言談舉止中暴露無遺。張學奎時而講漯河話,時而講普通話。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時,看不到誠懇和發自內心的悔悟。他依然流露出身上濃厚的江湖習氣和對奢糜生活的迷醉。
他們置神聖的法律於不顧,為了一己的貪欲不惜違法犯罪,直到被抓獲還依然不能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行,真是可悲,可歎,可恨!
如今,大盜終於落網了。他的親人們依然沒有從感情上拋棄他:年已八旬的父母親自來看他,給他帶來了一百元錢;大哥來看他時給他帶來了換洗的衣服;大姐、前妻和兒子來看他,希望他能重新做人。麵對記者的采訪,這個作惡13年之久的江洋大盜說:“我去過許多地方,偷過許多錢,住監判刑是遲早的事。但我在外一直不說我是登封人,要說是登封人,我嫌丟嵩山的臉,丟潁河的臉,丟登封人的臉,丟我親人的臉……”
這番獨自讓人沉重和深思。
任長霞他們在審訊無數犯罪人員時,都深切感受到了一個迫切的問題:打擊犯罪要嚴厲徹底,而對全民進行普法教育,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識也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情!江洋大盜頭腦中法律意識的淡漠,就更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而任長霞更是以案發一起,查處一起,雷厲風行偵破大案、要案、難案的實際行動,給登封百姓上了生動的一課!
神聖的法律就是要在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實際行動中維護其不容侵犯的威嚴的。在任長霞似乎是攻無不克的震懾下,犯罪分子們紛紛驚心,而登封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卻又一次在任長霞身上看到了正義和希望。他們打心眼裏敬佩、感激這位新來的女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