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病變並出現相應的後遺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8.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應小於或等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也即收縮壓在18.9~21.2千帕(141~159毫米汞柱)之間,舒張壓在12.1~12.5千帕(91~94毫米汞柱)之間,即為臨界高血壓。
據最新統計,目前我國有近2億多的高血壓患者,其中相當一部分患者對高血壓不甚了解或其血壓未能得到有效控製。而且我國高血壓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點,同時又存在著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製率低的三低現象。
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形勢日趨嚴重,並逐步呈現低齡化,高收入、高職位、多應酬的中青年白領人群正成為高血壓的新寵,但由於這些人高血壓發現率低,又被稱為“高血壓隱形族”。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重視高血壓這個健康的無形殺手,及早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工作,學習高血壓知識,掌握必要的飲食養生方法,減少高血壓發生的概率。
對於高血壓患者,除了平常要按時按量服用必要的降壓藥物外,三餐飲食更應當合理搭配,對哪些食材具有降壓作用做到了然於胸。患者可以根據健康金字塔模型來安排一日三餐:處於底部位置的是平常應該攝入較多的食物,越往上攝入量應越少。
食物金字塔的地基(第一層),主要是穀物類,例如大米、麵粉等,每人每日應攝入300~500克。
第二層為蔬菜、水果,建議每人每日攝取新鮮蔬菜400~500克,新鮮水果100~200克。
第三層為動物類蛋白,每人每日的攝取量為50~100克,水產類每日為50克,蛋類每日為25~50克。即使是肥胖的高血壓患者,膳食結構中也應該包括一定量的動物性蛋白。因為動物性蛋白中含有植物性蛋白所不能替代的氨基酸,與人體的日常需求相符,同時水產類也是優質蛋白的來源,且脂肪含量較低。
第四層為奶類及乳製品、豆類及豆製品。相比普通牛奶,脫脂奶和酸奶是高血壓人群的首選,它們既保留了牛奶中的營養素,又降低了脂肪和膽固醇含量。
金字塔的頂端,主要是脂肪、油脂,每人每日攝取25克足矣。
高血壓是心髒病的最大致病因素,飲食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血壓的平穩。患者通過了解穀物、蔬菜、水果、肉類等食材的成分、營養功效、藥理作用、宜忌等,再根據這個健康金字塔模型,每日均衡自己的飲食營養,持之以恒,定能將血壓控製在理想範圍內,享受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這本《血壓高了怎麼吃?》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誕生的,希望能為廣大高血壓患者帶來福音,成為你們控製高血壓漫漫征途上的親密朋友。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編者參考了許多相關書籍,在此特別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當然,文中難免有不當之處,也不一定適用於每一位患者,希望患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醫生指導下借鑒使用,辨證治療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祝願廣大高血壓患者早日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