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栓塞:相反的,患腦栓塞(腦軟化)的人數卻日漸增加。腦栓塞又分為腦血栓症和腦栓塞症兩種。所謂腦血栓症,指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腔變窄,最終形成血栓性閉塞,致使血液不能在整個大腦中順暢流動,造成局部腦組織因長期供血不足而萎縮壞死。患者會出現半身不遂或失語等臨床症狀。東方人多為毛細血管堵塞致病,多數患者症狀較輕。
而腦栓塞症是由心髒瓣膜症及高血壓性心髒病引起。從心髒出來的血液凝固成小塊,當凝固的血塊阻塞在腦血管,便出現腦栓塞症。這種病的最大特征是從發病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時間很短。如果腦部大血管被阻塞將引起意識不清,這樣的重症患者時有所見。
蛛網膜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腦卒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最小,為1/10。它是腦的表麵血管出血,而非腦內出血。其臨床症狀為:突發性劇烈頭痛、嘔吐等。患此病的多數是年輕人。
2.心髒並發症
高血壓引起的心髒病中,最嚴重的是缺血性心髒病,即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其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
冠狀動脈是向心髒輸送血液的主要動脈。如果冠狀動脈發生硬化,該動脈的內腔就會變窄,而維持心髒正常的生理活動需供給心肌大量的血液,狹小的動脈內腔使血流不暢,以至無法供給心肌足夠的血量。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初期往往沒什麼症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症狀才會逐漸明顯,患者時感痛苦,特別在運動過後,心髒周圍就會疼痛,出現這一症狀則為心絞痛的初始階段。心絞痛發作時,心髒及胸骨後側有壓迫性疼痛、憋悶。疼痛程度因人而異,不盡相同。心絞痛因暫時性血流障礙引起,發作時間一般為幾分鍾。該病初期,多為運動之後發作,隨著病情加重,安靜時也可能發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惡化,會使動脈管壁增厚、失去彈性,內腔變得非常狹小,血液流到狹窄處發生阻塞而無法流到盡頭,導致局部心肌缺血壞死,即出現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發作時,心前區劇烈疼痛,甚至出現心力衰竭、休克,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3.腎髒並發症
高血壓持續下去也會引起腎髒的小動脈硬化。腎髒的功能是過濾血液,吸收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排出身內的廢物。如果腎髒的細小動脈發生硬化,則不能順利完成其吸收營養、排出廢物的功能,使應當排出的陳舊廢物殘存於體內,尚待吸收的營養成分反而被排出體外,這種現象稱為腎功能衰竭,其症狀為:口渴、水腫、夜間排尿次數增加。
腎功能衰竭繼續發展下去,可引發尿毒症。
當然,高血壓並不一定會伴有並發症。出現並發症主要是因為高血壓患者,掉以輕心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而造成。所以,隻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盡早發現病情,才能及時治療,保持身體健康。通常來說,40歲以上的人,如果已出現上述症狀,應速與醫生聯係,力求做到盡早發現、及時治療。
適度的體育運動是控製血壓的有效輔助療法
什麼是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指運用各種形式的體育運動各種形式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方法又稱體育療法或醫療體育。運動療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患者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運動往往可以代替藥物,但藥物都不能代替運動。運動充分調動患者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內在的積極因素,通過機體局部或全身的運動,以消除或緩解病理狀態,恢複或促進正常生理功能進行。
運動療法簡單易行,不受場地、時間的限製,可隨時應用,具有其他療法達不到的效果,所以深受廣大高血壓患者歡迎。運動療法對於病情穩定的一、二期高血壓患者是可行的,但對於三期高血壓患者,尤其伴有嚴重心、腎功能障礙者,則應慎用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