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也即最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國家正在沿著鄧小平所指引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待國家經濟空前繁榮,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總有一天,我們的人口得到了最佳的控製,高校的發展規模及設置日趨合理,社會綜合實力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時,國家必將對所有公民全麵開放大學之門,高等教育必定有一天也會像今天的9年義務製教育那樣,隻要是中國公民都有權利接受。那時,所有新出生的下一代都會被愉快地送進大學,成為學習知識、提高思想開拓創新精神的大學伊甸園裏的一員。那時,終身教育必將完美實現。中華民族真正複興的那一天,這一遠景必將也隨之到來。
結論非常明朗:中國高考終將被取消,這是我們在新世紀裏完全能夠實現的目標!
給你一張新世紀的個人護照“忘不了”的學習革命
人們都還記得,在一年前中國市場上出現了一本奇書,它在一個科技公司的大投入運作下,由著名導演謝晉親自在電視廣告片中極力向讀者推薦,據說發行量達到了1000萬冊。該書就是風靡一時的《學習的革命》。在這部書的封麵上有一段醒目的話:“世界正在經曆一次關鍵的轉折,我們生活在一場會改變我們生活、溝通、成功方式的變革中”。出版者稱“這是一本關於即將到來的革命的書,這是一場我們將一起發動的革命”,“是通向21世紀的個人護照”。
且不論由新西蘭和美國人寫的這部《學習的革命》到底如何,它之所以能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是因為它給我們傳遞了一種信息:傳統的學習方法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革學習的方法同樣到了必須像進行一場徹底革命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地步。
學習方法的革命和學習內容的革命看起來似乎僅是教育過程中的一件很單純的事,其實世界上最傑出的政治家和社會學家已經把這件事看作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能否在21世紀立足站穩的根本加以特別的認識和特別的重視。事實上,以江澤民為首的黨中央也十分重視這件事,特別是最近反複強調,要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並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把學生從傳統的應試教育枷鎖中解放出來,已經被提到關乎國家命運的、全黨當前的緊迫任務的高度。由此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即以高科技為第一生產力的21世紀,我們除了在學習方法上需要進行革命外,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學習革命”,即人類對自身的大腦的科學開發與保健。我們都知道,21世紀作為新經濟時代,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競爭,最突出的表現歸於一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智力競爭。人腦的開發與利用也因此被有識之士提到了知本時代最應首先考慮和采取的“革命行動”之一。
諾貝爾獎獲得者、智利著名生物學家曾這樣感歎道:“我們需要的許多東西都可以等待,可是孩子們卻不能等待。就在此時此刻,他們的血液在生成,他們的感官(腦神經細胞)在發育。對於孩子來說,我們的回答不能是‘明天’,而隻能是‘今天’,因為‘明天’太遲了……”
中國的高考中有一件事幾乎每個考生、每個家長都在尋覓,那就是如何在決定命運的考場上發揮最佳狀態,獲得最高分。
尋覓高分秘訣,也在高考的同時成為每位期望成功者的另一種投入與關注。
高分秘訣真的存在嗎?當然存在。比如平時會記善記,方法得當,考試時臨場情緒穩定,身體舒適等都是重要的因素。然而,這僅僅是每個人的個人行為,要靠自身的平衡與控製;先進的已知科學成就告訴我們,提高人腦質量的開發與保健,將使人類的智能可以起到真正革命的作用。科學家指出,人的大腦聰明與否,具備兩個因素:一是先天的,二是後天的。先天因素離不開兩個條件,一個是遺傳基因,另一個是在胎兒孕育期必需有充分的營養供給。後天因素同樣也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受環境影響及自己主觀努力學習的程度;另一個就是營養條件,即人的大腦細胞在得到刺激(主觀努力學習)的同時,能否得到必要的營養物質供給,從而保證腦細胞正常、健康的發育和進化。那麼什麼是人腦最“必需的物質”呢?或者說生成人腦最重要的物質是什麼?科學結論證明,人腦的60%是脂質,即不飽和脂肪酸(DHA)。其不飽和程度越高,對大腦的營養作用越大。
由此,科學實驗告訴了我們人的聰明密碼:即“DHA”對腦神經細胞突起的生長和腦神經網絡的形成發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