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新華社奉命發表聲明:美國飛機這種行為,是嚴重侵犯我國主權的軍事挑釁。美國空軍如果繼續侵犯我國領空,美國政府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
2月7日,蔣介石發表《告海內外同胞書》稱,“撤退大陳駐軍,移至金門、馬祖,為配合新戰略,作積極反攻之準備”。
同日,美國第七艦隊出動了132艘艦艇,5000餘架飛機,48000餘名海空人員,到達大陳海域準備協助蔣軍撤離,並劫運居民前往台灣,蔣軍海軍爆破組在大陳島上進行瘋狂地破壞。
按照這樣的方針,蔣軍是用刺刀逼著大陳島居民走上那掛著星條旗軍艦的。就這樣,駐守大陳島之蔣軍46師和直屬炮兵、軍官戰鬥團等18000餘人,及大陳居民17132人,共35000餘人,執行所謂的“拔根行動”,在美國第七艦隊直接參與下,於2月8日,撤逃去了台灣。
我軍根據隔海觀察和情報偵察發覺敵人撤逃後,立即調整部署,進占浙江沿海島嶼。
1955年2月8日18時30分,浙東“前指”張愛萍司令員、王德參謀長,根據當前敵情變化,當即簽發電令如下:
登陸指揮所、浙江軍區及海、空指揮所:
根據敵情變化,對進占大陳島與北麂山島組織部署重新決定如下:
(1)解除60師進占大陳島之任務。決定以公安16師師部率47團、48團、高炮526團2個連和探照燈411團1個排進占上、下大陳,“登指”原定進占使用之工兵分隊、防化兵分隊、後勤防疫隊仍屬公安16師執行規定任務,任務完成後歸建。進占之後公安16師仍屬浙江軍區直接指揮。
(2)決定公安17師51團(欠1個營)於(8日)晚進占北麂山。58師高射炮:兵應調往海門,爾後續調北麂山,協同179團組織對空防禦。
(3)進占時,海、空軍任務按原定計劃不變。
(4)進占時注意事項(略)。
(5)完成進占大陳島任務後,60師其餘部隊及58師174團南下樂清灣地區,準備遂行進占南麂島的任務。
各部隊接此指令後,立即行動,公安16師師長楊世忠、政委金瑞柏決定率48團進駐上大陳島,47團駐下大陳,46團仍位石浦待命相機進占漁山列島。
按浙東“前指”電令中注意事項的第—項規定,偵察兵、工程兵、防化兵、海軍掃雷艇組成第一波隊,於登陸前排除海麵和登陸地段爆炸物,開辟通路。
正當我各部隊緊張地進行準備進占期間,遇到了敵機幹擾。
2月9日,美國參議院批準美台《共同防禦條約》。
2月9日10時30分,美艦載飛機2架侵入浙江鬆門上空,我高炮及雷達站機槍相繼開火射擊。後據國民黨海軍透露,10時48分美海軍AD型飛機l架被我高炮擊中,墜於大陳南3悝處。此時,張愛萍很擔心美軍會借機“報複”……。
但美飛機被我擊落後,美國政府被迫發表聲明:“是由於飛行員飛錯了航向,才被擊落”的謊言,也說明美國虛弱的表現。
根據浙東“前指”的電令,“登指”和公安16師首長決定由登陸運輸第5大隊大隊長盧輝和公安16師48團參謀長黃少山率第一梯隊,包括工程兵、防化兵、防疫隊員和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記者牟森等,乘20艘船艇,在海軍護航大隊掩護下,於2月13日2時從海門起航。當航行到頭門山附近時,接“登指’指示,為了安全起見,避免水中障礙物,由原從大陳西麵大嶴裏登陸,改從大陳北麵繞行到東麵的刀背礁南麵登陸,登陸前火力偵察未發現敵抵抗,天亮後順利登陸。
登陸後,搜查到8、9點鍾,我們才發現一位拒絕撤逃的老人洪琛和一隻猴子(牟森記者拍攝記錄片,於1955年3月2日在首都各大影院上映時大約隻有3—4分鍾的鏡頭)。擔任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的記者牟森,在一江山的戰鬥,他到最前麵去,拍攝到最精彩的鏡頭。這隻有6分鍾的時間,這些鏡頭,後來成了惟一真實記錄我軍首次陸海空軍聯合作戰的最珍貴的史料,是供部隊光榮傳統教育寶貴的鏡頭。後來聽說,島上那位惟一未被劫走的村民洪琛,是偽裝死去躺在棺材裏,才幸免去台,而留下來的。除此之外,全島人畜無存,一片荒涼。
島上布有大批地雷,我工兵奮戰3天3夜才清除掉。掃雷中,我公安16師工兵連一位排長不幸觸雷光榮犧牲了,我們把他葬在大陳島。這位排長犧牲後不久,他在故鄉的未婚妻得此消息後,從福建漳州來到大陳,在未婚夫的墓前,種下了家鄉水仙球。潔白的水仙花盛開時,寄托著她的哀思和忠貞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