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江山島登陸戰勝利後的反響(2)(3 / 3)

當我率部隊進駐大陳島時,親眼看到了國民黨撤退後留下的一片狼藉,大嶴裏敵司令部內的文件散落著,牆上掛著的我軍連以上實力表仍存,經校正無誤,看來敵人對我軍情況是很了解的。

半年後,我調16師任作戰科長時,恰巧我們作戰科就住在原胡宗南司令部那座房子裏。當時,我真是思緒萬千。誰能想到,原國民黨上將的司令部,現在成為我軍師的司令部了。

大陳島分為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上大陳島為部隊所住,下大陳島是扇麵形天然嶴部的海邊商業小鎮,有1萬餘人口,街道整齊,並有小型修船廠。

我派駐大陳島工作人員登陸後,立即貼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浙江軍區“約法八章”的布告。兩天後,在大陳島附近的洋歧島和屏風山上發現有被蔣軍囚禁幸免遇難的59名居民,即被我軍拯救脫險,送到大陳島安家。

在工作隊領導下,島上軍政人員大力開展救護居民的工作,幫助打漁歸來和散落在附近荒島上的群眾重建家園。對被劫走的居民,駐軍協助工作隊,挨門逐戶地清理。

對被蔣軍破壞和疏散的物資也進行了詳細登記,對被破壞的門窗,都釘上了木板,並以人民政府的名義貼上寫有“保護私人財產”的封條,等待主人返回後歸還本人。那位惟一被漏劫的居民洪琛老人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對老百姓這樣好的政府和軍隊”。

我人民解放軍登陸後與國民黨撤退時的明顯對比,不能不使人民得出上述結論。

我回顧初進大陳島,當我來到上大陳大嶴裏碼頭後,首先在碼頭邊、廣場上,看到的是散亂滿地堆放著敵人撤逃時來不及帶走的軍用物資,道路兩旁處處可見被丟棄的軍用棉衣、棉被、破爛服裝、鐵鍬、洋鎬和成箱彈藥,各種罐頭食品箱子,成包的大米、成袋的麵粉,都被刺刀捅破,流得滿地皆是。

嶴口海水裏漂浮著敵人撤退時不能帶走的各種物資和島上居民世世代代捕漁的木船。木船均被炸壞,隨著海水浮蕩……。

被我空軍炸沉的敵“中字”號大型登陸艦在港口外半沉半露。大嶴裏的山崖上、房牆邊,到處都用白石灰寫有防空的大標語,非常醒目。山崖邊挖了許多防空洞,大量的汽油桶堆放在洞內,守敵撤逃時,未來得及帶走,桶上穿了洞,油全部都漏在地上。

島上到處都堆放著敵人修建防禦工事所需的物資器材。所有明、暗地堡及副防禦工事全被炸毀,但也有的隻安放了炸藥,還未來得及拉火。撤逃前的敵人猶如驚弓之鳥,狼狽至極逃走了。

下大陳鎮的街道房屋依山勢而建,許多商店和居民住宅都被敵人洗劫一空,有的還被敵人放火燒掉了。壇壇罐罐,煤油爐子、燒飯鍋等廢棄物,到處堆積著。

在下大陳大嶴裏水庫邊的街道上,敵人的“軍中樂園”仍保存完好。此處是島上國民黨軍為維持軍心而特設的軍中妓女院。大門兩邊的對聯寫的是“鼓舞士氣”和“服務三軍”,門上橫聯寫的是“軍中樂園”四字。

室內的房間是用厚馬糞紙隔開的小房間,內設小單人床鋪一張,便是宿娼房間。據說,曾有一國民黨軍人來此宿奸,碰巧奸宿的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妹妹,相認以後悲憤異常雙雙自殺身亡。我解放—江山不久,宋美齡為了安撫大陳島的守軍,曾在台灣組織30多名女青年到大陳“勞軍”,後大部分落入了“軍中樂園”,這是國民黨腐敗沒落的又一佐證。

被劫走的居民,命運又怎樣呢?

據當年3月15日《人民日報》報道:“大陳島被劫走的居民被蔣軍押到台灣東部和南部”。這些被劫運到台灣的大陳島居民,在離開故鄉時財產已被蔣軍洗劫一空,生活十分困難。國民黨把他們劫運台灣後,卻公開聲明“養不起”這些人,就勒逼台灣各階層人民“捐贈”食物、衣服來救濟他們。國民黨軍機關人員不但乘機中飽,而且脅迫這些苦難中的人民把台灣同胞捐贈給他們的食物也“捐獻”出來,充當軍費。單基隆市所謂第六招待所的大陳居民,就被勒索了1000多斤大米作所謂“獻艦捐款”。許多被劫的居民,因饑寒窮困而病倒死去。

僅2月16日至25日10天中,在基隆市死去的成年人達10名以上,在2月9日到17日出生的24名嬰兒中,就有7名死去。有的因家破人亡而精神失常。

難怪當年的國統區人民罵國民黨是“刮民黨”,他們從急需別人援助的難民手中也要“刮”出“捐獻”來,又怎能不把自己也最終“刮”進去呢!

大陳的敵人逃跑後,南麵的披山、南麂山仍有敵人3個突擊大隊的兵力在那裏防守。我浙東前線指揮部本著勇追窮寇的指示精神,決心迅速攻克之。雖然勝利在握,根據上級指示但仍是周密計劃,慎重用兵,絲毫也沒有馬虎。

2月12日至14日,駐守披山之蔣軍突擊1~3大隊和駐守漁山的突擊第5大隊,也先後在美軍第七艦隊參與下,全部撤逃台灣。

2月24日,張愛萍司令員在寧波“前指”接見波蘭某雜誌記者,就我軍一江山島三軍聯合作戰取得勝利的重大意義回答了記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