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2 / 3)

“快起來吧!這也怨不得你,你趕緊進去在身邊此後著吧...”看來真的是心髒病一類的毛病了,這種病在現代屬於突發的一種病,死亡幾率也是相當高的。在這裏...也隻有聽天由命了...虛扶了太醫一把,讓他還是進去在身邊侯著。

康熙中間醒轉了幾次,我都在他身邊小心的伺候著,等他躺下,我便在一邊踱來踱去的等待他們的到來。

殿外終於傳來了通報聲,我還是頭一回覺得這種尖尖的嗓音順耳。幾步走到門邊,一下子拉開了大門,門外的幾人也都注視著我,同來的還有康熙一直倚重的大臣張庭鈺和六部的主要官員。朝著久未見麵的胤褆和胤礽微微一福,其他的人因為都經產見到,此時也沒有那麼多的虛禮了,他們均是一臉的焦急和詢問,見到我的頭一句話自是詢問裏麵的狀況,隻是不知道他們中是否有人還有其他的心思。

“貝兒!皇阿瑪他...”胤祥一把講我拉到跟前,雙眼泛紅的詢問著我。

“......十四還沒有到嗎?”我朝他輕輕的搖了搖頭,他有些頹然的朝後靠在門上,其他的幾位也都皺緊眉頭輕輕的歎了口氣。

“大概在路上了...”臉色發白的胤禛有些茫然的注視著遠處。

“十三弟...咱們還是趕快進去看看皇阿瑪吧!”一直沒有表示的胤礽此刻站了出來,打破沉默。

眾人點了點頭,不論身份的高低,隻是按照長次的順序一一走了進去。

跟在他們身後回到了房間裏,跟在他們後麵緩緩跪下,心中滿是淒涼,自己真的要見證這一代帝王隕落和新的帝王崛起這一重要的曆史時刻了嗎?心裏怎麼沒有一絲的激動,反而盡是悲涼之意呢?

眾人進來時,康熙單手支著額頭,另一隻手輕輕放在遺詔盒上吸引著所有皇子和官員的目光。目光掃視了一下眾人,深吸一口氣,似乎是在極力支撐著。

“都起來吧!”康熙雙目看著伏身在地的眾人,語氣平淡而又堅定,“朕在位六十餘年,現在這朝裏啊,朕剛登基的臣子一個都不在了,連魏東亭也走啦。朕一直想培養一個聖德明君,可是老天不給朕這個機會啦!”

康熙擺擺手,製止想勸慰的大臣們,繼續說道,“自黃帝到如今,總共有過百多位皇帝。要說長壽的,朕應該算得上一個吧。很多帝王短命而死,那些後代的史家們就說他們是貪於酒色,腐化而死,連一些英明之主,他們也都要從雞蛋裏麵挑些骨頭出來。朕今兒在這兒要和大家說說,朕覺得,除個別暴君外,其餘帝王之所以早死,真正的原因怕都是殫盡竭力呀!就拿咱大清來說,萬萬子民都是朕的親人,都是朕家人,這麼大的一個家,要操心的事太多啦!朕不像你們,你們願做就做下去,不願做了就掛冠而去,或者熬到年紀大了請辭,回家抱子弄孫,逍遙自在,享受天倫之樂去,朕真的羨慕你們!

朕自從康熙四十七年那次大病之後,就感覺自己精力大不如前。近年來朕一直心神恍惚,身體十分疲憊,事情一多,就常常感到心力不濟。朕現在就怕自己上了年紀,又經常患病,萬一哪天發生意外,自己要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來,那真的是太讓遺憾了。這世上沒有人能夠長命百歲,那些帝王們很忌諱談“死”的事情,弄到最後,連寫遺詔的機會都沒有。朕不能像他們一樣,朕讓要你們知道朕想說的話,這人都是有生有死,又有什麼好忌諱和恐懼的呢?

現在要是有什麼奸小之輩企圖在朕病危的時候,利用自己的權力擁立某個阿哥,以為將來撈取榮華富貴的話,隻要朕還有一口氣在,就決不會姑息容忍!

近來大臣們奏請設立儲君,無非是怕朕哪天突然死了。死生本是人之常情,朕並不忌諱,像立儲這樣的大事,朕哪裏會忘記呢?

“朕也是無奈。朕現在真想向老天再借二十年,讓朕能用這二十年的時間,培養出一位有德明君,一個能挑起大清萬年基業的後繼之君。”康熙一生勞累,功勳卓著,暮年直至,發出令人心酸的請求,一個天子向上天的請求。

“陛下,您是一代聖君啊。您無愧於先祖,無愧於後世,無愧於大清江山啊!”張庭鈺等人匍匐在地上,輕輕的話語在安靜的大殿之中越發響亮,緩緩上升飄散。

“可惜朕老啦,朕再也不能帶著大清國繼續走下去了。皇祖母的願望朕還沒有完成,朕還沒有踏遍大清的每一寸土地。朕不甘心啊!”康熙大帝長歎一聲,平複著內心的激動,又緩緩說道,“朕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朝內黨爭,還有奪嫡。朕真的不想老啊,朕還想再看看大清的江山啊……其實這份詔書朕準備了十年。朕本來想讓魏東亭來宣讀。現在……來,張庭鈺,你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