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3 / 3)

張庭鈺擦了擦眼淚,看到康熙向他點頭,從木盒中取出詔書,朗聲讀道:“雍親王皇四子胤,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讀完,張庭鈺看著康熙,忽然發現康熙垂首閉目,紋絲不動,急忙摸了摸康熙帝的手,搖了搖,小聲喊道:“皇上...皇上....”

早已在旁伺候的太醫,急忙上前,片刻後,內侍悲聲說道:“皇上去了!”

頓時,眾臣豪聲大哭,舉國哀傷,一代明君,自此與世長決,留下一片盛世太平。

我早就哭倒在胤祥的懷裏,得了江山的老四自是哭得幾欲昏厥過去,跪在後麵的老八也是默默的流著淚,與江山失之交臂的胤礽此刻眼中隻有父子親情,而一直居心叵測的胤褆也是嚎哭不已,隻是這裏麵有幾分真心就不一定了!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登基稱帝,改國號雍正。已經趕回來的十四隻有對未能見最後一麵的遺憾,卻沒有史書上所說的大不敬,過了幾日,也不知為何,許是十四對康熙的依戀或是他自己心裏的自責,他居然主動到四四麵前請旨,要為康熙看守皇陵,也不知兄弟二人談了些什麼,四四居然允了十四的請求。而德妃素來偏愛這個小兒子,得知此事後居然一病不起,未幾也隨著康熙而去了。而十三自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們這個以前不怎麼被看好的十三阿哥府如今也是人頭湧動,不過,我向來都討厭這些,胤祥自是知道我的心意,每每都是笑著看我如何把他們轟了出去的。而老八這個本來該自暴自棄的主兒,卻一如往常本分嚴苛的做著他分內的事,現在跟是不用去想著會得罪誰,反而更是盡責盡職,胤禛對他看起來也很是滿意,一點兒也沒有要對付他的意思。至於老九,他本就無意於朝政,沒了康熙的管教,他更是自在了許多,經常帶著寧馨遊山玩水,把我羨慕的不行,每當我看見自己家的胤祥忙得不可開交時,我就更是氣悶!看來曆史真的發生了一些改變,可我該如何控製呢?

雍正八年的五月,對於我來說這是不好的一年,因為我記得這年的五月便是胤祥最後的日子。雖然現在沒有任何的跡象,他一如既往的奔走於朝廷之上。

這幾年,胤禛對他更是倚重,因此他要比康熙在世的時候要忙好多,有時候,我甚至等不到他回來就睡著了,而早上身邊更是連他的氣息都找不到。

其實早在多年前我就已經告訴他,他的劫數就是這一年,可他也隻是笑笑,抱著我給我一些無邊際的承諾,我知道他放不下他的四哥。我也並不在意,可是現在不同了,眼見那個日子即將臨近,我不得不開始做著準備。

五月一日,我就偷偷的遞了封信給胤禛,詳細的告知他這件事情,希望他能夠放走胤祥。果然他對此也十分在意,畢竟這是他一直疼著的十三弟。午時過後,讓我沒想到的是,他居然喬裝約我到一家酒樓裏詳細的詢問了一番,我也正好借此機會詳細的跟他說了個清楚,他雖無奈不舍,卻也不願失去這個一直真心相待的弟弟。

這幾日,我把孩子們都叫到了跟前兒,含著淚一一的交代他們一番,因為他們還有自己的人生,而我的人生也將隨著怡親王的逝去而慢慢的煙消雲散。

錦瑟已經長大,也已經做了娘了,我將這些弟弟妹妹們交由她多費心,我也放心不少。孩子們都很懂事,也得益於我平日的教導,所以他們也都很獨立,我也告知了他們自己的去向,又不是海角天涯倒也不需要如此傷感,隻是有些不舍罷了,跟我們一走的有弘暾還有雍正三年出生的綬恩,因為我依稀記得這幾個在曆史上沒有任何封號,擔心他們會有什麼不測,所以也一並帶走了。早幾年,老八老九也都相繼的淡出了曆史舞台,在寧馨早就準備好的海寧宅子裏開始另一段人生。我們這次就是要準備投奔他們去,臨走時,我幹脆將四四的壽盡之日夜告訴了他,相約胤禛如果到了那一天的時候也早早地做好準備。

五月三日,我和胤祥帶著兩個孩子坐著一輛很普通的馬車絕塵而去,來送行的除了孩子們還有胤禛。我對大清朝的美好記憶也隨著滾滾的沙塵和止不住的淚水一並的奔流出來。

握住伸向自己的溫暖手掌,心裏真是百感交集!傾情大清...傾我一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