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經營城市(1)(1 / 3)

1

“賣土地、蓋高樓、修馬路、建廣場、上項目、搞工程。”有市長給“經營城市”下了這樣定義。

濱海市在“經營城市”中,市長、市委書記、紀委書記,都因房地產開發貪汙受賄問題,被“隔離審查”了。與此同時,省委決定:由省委宣傳部長周韶寧任市委書記、由濱海市副市長劉伯溫代市長、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實事任紀委書記。

三掛馬車,拉動濱海市向何處去?

第二天,全市召開了處級以上幹部大會。

電視台做了直播,沒有參加會議的人,也拭目以待。

劉伯溫主持會議,周韶寧發表講話。

周書記的矛頭,直指房價。針對房價過高的問題,他進行了八大分析:其一,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當今還處於寡頭競爭的時代。由於進來的門檻高,因此競爭小,寡頭壟斷,導致了利潤空間極大。一般情況,銷售一半房屋就能收回成本;其二,政府炒地之風盛行。政府把地價越炒越高。房地產商在保持利潤率不變的情況下,隻能把土地漲價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其三,GDP政績之風,推波助瀾。房地產在城市經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有的城市占到了40%。政府政績心態的最大化與房地產商利潤心態的最大化一拍即合;其四,國家調控政策不到位,南轅北轍,當前的調控政策促使了房價的進一步上漲。如加稅政策不但不能使房價下降,反而會促使開發商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其五,在灰金高速流動的時期,商品房開發滿足的隻能是政府公務員、商人、高收入和投機炒房者者;其六,政府人員的腐敗成本,轉嫁到房地產商品房的成本,最終隻能由消費者買單。其七,以溫州精明的炒房團為主體者炒高了房價。現在通貨膨脹率在8%左右,而銀行儲蓄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各大城市的房價每年遞增15%以上。所以促使更多的資本投資,轉到商品房上來;其八,出於利益鏈,銀行資本過度集中房市,對房地產開發商放貸過於寬鬆,同時對炒房者發放貸款睜眼閉眼讓其鑽漏洞。一個炒房者,拿自己現有的一套房子抵押,就能在同一天貸來7套房子的款。你們別不信,我認識一個炒房油子,他上午跑了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下午又跑了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商業銀行,整整一天,鑽計算機聯網24小時才彙總調控的空子,就成功完成了貸款的全部運作。???

他最後說,經營城市,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有些人民公仆,口蜜腹劍,置中央政府多次“宏觀調控政策”於不顧,搞諸侯經濟,官商勾結、哄抬房價,狼狽為奸、中飽私囊。現在的房價,高得離譜啊,工薪階層,有多少人能買得起?大量商品房積壓,就是明證。我做過調查,大多數現房,隻賣出了一半,商人、幹部、炒房者,平分秋色。剩下的那一半,就在開發商的手裏攥著,三年後再出手,利潤就翻一番。有人說,房產是暴利。我覺得有道理。市委要在近期開會研究,如何把濱海市的房價降下來,讓普通市民能買得起住房。前題,要開展廉潔風暴,斬斷黑手,壓縮建房成本,大規模建設經濟適用房和保障性住房,讓開發商通過市政府的調控,把利好真正惠顧給本市工薪階層。

?周書記喜歡上網,更喜歡和網民聊天。他的講話,得到了廣大網民的普遍讚譽,但也有反對聲音。比如說,溫州炒房團的成金鎖,就有些魂不守舍。他說,周書記是市場經濟的絆腳石,是房地產業的災星,是代表著廣大貧民的“仇富心理”,喊出了他們的心聲。

三年前,成金鎖拿了200萬資金來到了濱海市,買了10套期房,不到半年出手就賺了50萬。過春節,他衣錦還鄉回到村裏,在眾多羨慕的喝彩聲中,便吸引了大批資金入夥。隨之而來,他與同鄉8個人攜2000萬本金殺入濱海樓市,看好島上一處剛開盤的高檔公寓,全資進入,兩個月後轉手,盈利就高達25%。

接下來,在濱海市城南、城北、城東、城西到處轉悠,和一些銀行的權要也混熟了,本金加上盈利加上貸款滾動,資產很快就達到了9個億,炒房團發展到了100多人,幾乎像所有炒房團一樣,看中的樓盤則批量買入,接著考察下一個項目,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一旦有利可圖,雙管齊下,一買一售,盈利豐厚。

給成金鎖留下最深的記憶是:在2007年8月,他一口氣賣出了18套房子,隨行就市,價格越加碼,就越有人買。就像炒股票,買漲不買降,越漲越有人買。他在東方威尼斯的6套房子,出售價每平米14000元,而3個月前買入價僅為9900元。就在掛牌的3天裏,他連提了兩次價,結果還是被賣出。他真後悔,加價加的太少了。當時,他一天就能賣出好幾套房子,細數下來,盈利一進就是幾百萬。親朋好友拿錢主動找上門來讓他炒房的人,一天就有好幾撥。他像所有炒房團一樣在享受炒房暴利的同時,也享受著眾多的信任、尊重和崇拜。暴利並沒有衝昏他的頭腦。周書記的講話,讓他感覺到了“山雨欲來”,有些不妙。眼下,他不但把賺得盆滿缽滿的所有資金都賭押成了房子,還向銀行貸了巨款……他突然感覺到了自己的底氣不足,就像炒股票一樣,熊市要來,趕緊出逃,趕緊賣吧。不過,他還是耍起了小聰明:頭半個月提點價,一套沒賣。下半個個月降回原價,隻賣了一套。2008年元旦過後,他完全被恐慌籠罩著,掛牌的房子價格多次下調,仍是零成交。現在,他手裏的房子已經開始貶值,就像從6124最高點買入股票一樣,一下子跌入到了穀底,全部壓在手裏,他有些絕望了。與成金鎖同命相連的是,地王紛紛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