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3)

一天,有人報告白埕村一位農民在沙地裏挖出了能燒火的泥炭土,穀文昌聞報大喜。他當即趕到白埕村,索回一捧炭土,回去晾幹後,親手把它放進爐膛。當泥炭土燃起青煙,嘭地騰起一朵火花時,穀文昌的心立時被點燃了。他逢人就說,咱東山遠古時是一片好大好大的林海呀,這裏能種樹哇,能種很多很多的樹!

這時,縣林業科幹部吳誌成說的一件事引起了他的興趣:白埕村農民林日長年前去西山岩掃墓,路過苗圃,順手拔了幾株木麻黃苗種在沙地上,誰知無心插柳柳成陰,那幾株樹苗都活了,其中三株特別茁壯。穀文昌趕到那裏,圍著三株木麻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心裏那個樂呀,這三株木麻黃就是東山島的未來,這是綠色的未來,東山島肯定能被這綠色染得青翠欲滴,像一枚翡翠鑲嵌在海峽兩岸。他立刻把正在縣裏開擴大幹部會議的300多名幹部拉到了現場參觀,讓幹部們看看這三株挺拔的木麻黃,樹立根治風沙的信心。不久,穀文昌得知廣東省電白縣沙灘種植木麻黃成功的消息,欣喜若狂,馬上派人參觀取經,同時迅速組織了一支235人的采種隊,分赴廈門、晉江、廣東等地采集樹種,並報告省林業廳提請國家林業部,通過外交途徑從國外進口木麻黃種子。

1958年3月12日,東山縣委向全縣軍民發出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的號召,數萬名造林大軍幾天時間就種了20萬株木麻黃。不料幾天之後,老天刮起了北風,氣溫急速下降,持續一個月之久的倒春寒,競又把人們心中剛剛升起的綠色之夢粉碎了,20萬株木麻黃僅活了9株。許多人心涼了,說東山人生來命苦,看來風沙這輩子是難治了。白埕村一農民打賭說:沙灘能造林,我情願翻跟鬥到西埔縣委會。

可是穀文昌卻不服輸。他對父老鄉親們說:共產黨人不怕失敗。我們這次在沙灘上種木麻黃能活9棵,下次就能活9000棵、9萬棵,就能把全島變成大森林。他在縣擴大幹部會議上麵對全體幹部鄭重發誓: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

穀文昌組織技術人員認真總結治沙方案,製訂出:築堤攔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標本兼治方案,又提出綠化東山的目標:抬頭不見禿頭山,低頭不見飛沙灘,走路不被太陽曬,樹林裏麵找村莊。號召全縣每人種50——100棵木麻黃。

一個大種木麻黃的人民戰爭在東山島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經過一個季度的奮戰,東山島赫然出現150公裏長的175條林帶,綠色開始在沙灘上駐足。

此後又連續奮戰了三個夏天,每當天一下雨,就是東山島全體幹部群眾無聲的命令。三個夏季過去,又有2萬畝防風林在東山島傲然挺立起來。

又過了幾年,多少年肆虐的風沙,終於被東山人民踩在腳下,東山被一條條綠色長龍環繞簇擁,人們開始分享大自然親切的饋贈。

東山島——海峽兩岸的明珠開始熠熠閃光。

穀文昌留給東山島人民的不僅僅是碧水藍天,他留給東山人民的還有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原則和思想追求,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靈魂。

東山島曾被國民黨抓走4000多個壯丁,這些壯丁家屬達2萬多人,占全島人數的三分之一。在內地,這些家屬無一例外頭上都要戴上反革命家屬的帽子,政治上受到歧視,子女會受到牽連,成為遺臭萬年的堆。但在這些遺屬的親人中,除了極個別的軍官確實死心塌地為蔣家王朝賣命外,絕大多數是被抓走的壯丁,他們不過是炮灰和犧牲品,是一群戰爭的受害者。但是,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一切都被一刀切了,他們的家屬被稱之為反革命家屬,或被稱之為有海外關係,於是每個家庭都被一個黑色的陰影籠罩著。他們是一群被打人另冊的人,一群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東山島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