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規劃好了,村民大會上,李連成隻說了一句話:我家搬遷在村南的大臭水坑,有沒有願意跟我換的?說完,全場寂靜無聲。李連成說,好,通過!偌大的一個新村規劃會幾十分鍾就開完了。有周邊的村幹部來取經,問西辛莊何以能解決農村宅基地問題,李連成說,這好辦,村幹部能帶頭吃虧就行……
李連成的規劃獲得了全村的通過,但卻有一個人想不通,她就是李連成的妻子趙金鐲。趙金鐲是一個善良賢淑的農村婦女,聽說丈夫要把自己辛辛苦苦建起的兩層小樓扒掉,到村南那個臭水溝裏另建一個小院,這個向來對李連成百依百順的女人終於生氣了:為了這個村子,李連成把兩個塑料大棚無償送給別人她沒生氣;把家裏的幾十萬全投入工廠裏,作為啟動資金時她不生氣;李連成讓村裏人都到工廠上班,自己和媳婦在家裏無所事事,全靠李連成的620元工資她不生氣;自己近80歲的父親為了給閑在家裏的孫子在工廠裏找個工作,來回奔跑十幾趟來求李連成,李連成硬是不答應,把父親氣病了她也沒生氣;他們惟一的兒子每天騎自行車到二十裏外的鄉鎮去上班,工資拿得又少,趙金鐲幾次給李連成提出買輛摩托車給兒子騎,李連成都說不能慣孩子,要艱苦樸素。可是她今天再也忍不住了,這是家呀,這裏的一草一木一點一滴都是兩個人建起來的家呀,你說搬就搬?你李連成為了村子還有什麼不能舍得的?趙金鐲越想越氣,整整一個星期沒有答理李連成。
然而趙金鐲到底是一個通情達理的女人,她知道,李連成讓這個村子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的,他不隻一次地給她說過,當官無論大小,第一關要學的就是吃虧,你敢於吃虧,這一關就過去了,群眾才會擁護你,信任你。看著李連成日漸消瘦的樣子,最後她還是默默接受了這個現實。他們花了1.6萬多元,愣是把那個臭水塘填平了……去年建工業用呢廠的時候,李連成率先帶領群眾卸水泥,他打著赤腳,水泥把腳燒爛了,整整一年,他舍不得花一分錢治病,最後感染了,腿腫得像水桶一樣粗,要不是市委組織部李新傑部長調查情況時得知這個消息,命令他趕快治病,他的整條腿說不定就殘廢了……
在李連成的帶領下,一個奮發向上,充滿活力的新農村終於屹立在了濮水之陽,西辛莊從一個人均收入不足700元的貧窮村,一躍成為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固定資產達6000萬的富裕村。同時,它還是一個充滿著現代文明氣息的村落:他們村裏企業沒有保衛科,沒有一個保衛人員;沒有一座廟宇,沒有一個信鬼信神的,沒有一個信這教那教的,更沒有一個練功的,沒有一個違背計劃生育的,沒有一個家庭不和睦的,沒有一個違法亂紀的,沒有一個上訪告狀的……這十多個沒有,記錄了李連成嘔心瀝血的過程。
李連成的事跡很快受到了濮陽市委市政府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