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遠比分數更重要的。
城市孩子情感的觸覺蒼白無力,對城市之外的另外環境下生活的人們不屑一顧,說明我們教育體係的某些缺憾。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情感世界豐富的人,不會不同情弱者,不會不關心他人的疾苦和痛苦的。
李金海認為這正是城鄉學校手拉手深刻意義之所在。這是一節深刻的國情教育課,要讓我們的孩子真正了解中國,不僅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更要讓他們知道有些地方還很貧窮和落後。而這些並不是和他們了無關係。國家培養他們,正是為了讓他們將來改變不盡如人意之處,並不僅僅是享受祖國的繁榮和富強個東莞市救助劉開煜的活動自此拉開了帷幕……
毛慶華是位轉業軍人。轉業前,曾是海軍廈門要塞基地的政治委員。在任期間,曾多次帶領部隊獲得海軍先進單位稱號,其部隊曾受到主席的視察,當救助劉開煜的活動在東莞局部展開時,多年做政治工作出身的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對東莞市廣大幹部群眾進行一場道德教育的大好時機。東莞是經濟發達地區,在這樣一個豐饒富庶的地區,如果因經濟問題而延誤一個年輕教師的生命,這將是東莞人精神文明的缺失。倘若如此,雖然劉開煜需要物質上的扶危濟困,而東莞人更應該需要精神上的扶危濟困……於是,身兼文明辦常務副主任的他就向市委宣傳部長黃良軒、市委書記李正維做了彙報,得到了領導們的大力支持。市領導們說,基於劉開煜家庭經濟十分困難,而治療花費巨大,市委市政府委托文明辦將廣泛發動社會捐助,一定想方設法幫助他渡過難關!
就這樣,毛慶華帶著市委領導的囑托,來到了橫瀝中學。
劉開煜完成每月一次的化療後回到橫瀝,在這裏和毛慶華見了麵。毛慶華帶來了市委領導的親切問候,帶來了東莞人民的深情祝福,劉開煜感激地說:我一定會加油,爭取早日回到學校,走上講台!
在市委領導的指示下,毛慶華動用了東莞市的主流媒體,他把《東莞日報》、東莞電視台等新聞媒體找來,利用媒體對社會發出呼籲,希望東莞人繼續發揚熱心助人、扶危濟困的好傳統,向劉開煜老師伸出援手,幫助他戰勝病魔渡過難關。
一場全社會的救助活動開始了。
三家新聞單位密切配合市文明辦的統一安排,及時對劉開煜身陷絕境亟待幫助的情況做了詳盡的報道,在東莞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各單位群眾紛紛為劉開煜慷慨解囊。市電信局在網上發出倡議書,號召各分局行動起來,他們很快籌到了3.7萬元,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東莞分公司、市電力工業局、市教育局、《東莞日報》社、東莞宏遠集團公司、工商銀行東莞分行、市新聞出版局、市委黨史辦、市郵電局、麻湧、企石、黃江、樟木頭、篁村等單位或鎮區紛紛捐款或發起了捐款倡議。市文化局局長尹玉湘同誌親自召集下屬單位,發動幹部職工為劉開煜捐款1萬元。感人至深的是,有些捐款者甚至不留姓名,橫瀝的朱金全先生一下子捐贈了5000元,一位女士捐贈了2000元,還有一位未留名者捐了500元。一時間,劉開煜的名字為人所熟悉,劉開煜的困境為人所同情,相識的不相識的人們走到一起,都為正在與病魔積極抗爭的劉開煜稱道一輪慷慨一番,人們真心希望劉開煜早日康複、重上講台。短短幾個月時間,劉開煜專戶就籌得54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