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初春,市委宣傳部召開布置全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會前通知的時候,決定由各鎮黨委分管副書記參加即可,向秦振華彙報後,秦振華表態說,這樣做力度不夠,不能體現張家港市一把手抓兩手的風格,精神文明建設是和物質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大事,這樣意義重大的事情,一把手不親自抓,二把手、三把手能抓得好嗎?他當即決定:要讓各鎮黨委書記、鎮長和農工商公司負責人等三個一把手和市裏各部門的一把手參加,並由他親自作報告。
這等規格的會議本身就是一種動員,一種態度。它本身所彌散的氣味與會者還沒走進會場就能聞得到。這些早就被會議訓練得又精又明的領導幹部們,心裏自然有了一杆秤,他們在瞬間就能稱出它的重量。與會者都稱出了精神文明非凡的重量,他們都把這重量放在心裏,等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把這重量釋放出來,毫無例外地分攤給他們的下屬,督促他們去落實,去貫徹和執行。
從此,這種高規格的精神文明建設會議就形成了一種製度,它在張家港市安了家,一直沿用到現在。
秦振華何以對精神文明建設如此看重?
時間久了,人們就會揣摩這個一把手的心思。是啊,就像領兵打仗,指揮員的心思是屬下都要認真揣摩的,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領會上級意圖,才能完成任務。他們觀察日久,揣摩日久,終於發現,一把手是因為從中悟到了妙處才如此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央既然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到和物質文明建設並重的地步,一定有它、的深意。中央領導人是站在世界政治格局上,才總結出一定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如果缺了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就無所附依,而缺了精神文明建設,那就不是社會主義,那就成了資本主義,那就會重蹈曆史的覆轍。但是,精神文明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就能抓好的。世界上關於經濟類型的書籍浩如煙海,有專門的大學學科,投入了人類幾多財力物力,出現了幾多舉世公認的大經濟學家,創造了幾多經濟學意義上的奇跡。然而,有關精神文明建設的研究才剛剛開始,隻有中國才把文明劃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大類型。世界上多數國家不提精神文明,更鮮有它的研究機構,也沒有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師,比起經濟建設的投入來更是九牛一毛,少有這方麵的教科書,少有這方麵的人才,更沒有百年積累。中國提出精神文明建設也僅20年的時間。這是兩個完全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文明,兩個不可同日而語的文明,在實際操作領域也很難平等的文明。所謂物質文明,實際上是指功利性目的性極強的生產性活動,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類的生存和生活,如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等等,這在任何社會都是第一位的。它保障的是人的生存權或者叫生命權。這和植物需要土壤、水分、肥料、空氣、陽光的生長基本條件相似,有了諸等條件,一棵樹才能活。也譬如一頭豬,它需要飼料、水、豬舍、照管等等。人畢竟不是植物和動物,植物動物不需要精神活動,沒有這方麵的需求,而人則不同,人需要精神生活,所謂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那樣的精神過程,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超越,有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有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精神操守。在世界範圍內,一些哲學家和思想家早已有精到的見解。俄國哲學家認為精神是人的最高本質的體現,它是自然世界的陽光,永遠懸浮在大地和雲層之上。康德頭腦裏永不沉落的星空就是他一生追索的圖騰,還有我在思想織機上編織我的織物寫出《自然界中的意誌》的叔本華等等。雖然他們對我們來說是另類的哲學家,但他們都認同精神是一種重要的存在,它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