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3)

時間過了30年。直到今天,當我們也得了這種病之後,我們方知這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後的必然結果。這標誌城市長大了,它走過了一個城市的初級階段,邁向成熟。因而,一切成熟而來的問題,都隨它的長大,紛至遝來。這令人焦急,卻不足為怪。

中國是人日大國,而北京作為人口大國的首都,市區人口密集居全世界之首。與解放初期比,40年後的今天,北京又膨脹出幾個北京之外,市區人口密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又增加20%。城區人日密度集中的狀況越來越嚴重。

人口的急劇增加是造成城市交通擁擠的直接因素。從1800年至1950年的150年間,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半,而5萬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增加約24倍。尤其是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尤其迅猛。從古羅馬衰落時期至19世紀初,歐洲還沒有一個百萬人日的城市;但到了1970年,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在歐洲已有30個,全世界有130多個。進入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一躍達到270個。預計到2000年,將增加到400個。屆時世界人口的35%,約22億人,將生活在10萬人以上的城市。據有關報道,1980年世界上人口在500萬以上的城市為29個,北京在這些大城市中排名第七。排名第一的是紐約,第二是東京,墨西哥城排名第三。但北京的人口密度卻已達到世界之最。

北京,尤其是在老城區生活的人們,就像一群缺水缺氧的魚。在這樣高密度的空間裏生存讓人自小受到秩序的訓練。但是北京的工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的生活起居不僅受自然的支配,還要受工業鏈條的支配。人們不可能靜止不動,他需要上班,需要謀事,於是就得出行。隨著首都經濟的繁榮,人們的人均出行量也相應增加。據1983年在市區兩個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進行的試點調查,平均每人每日出行數為2.22次,其中步行率占29.85%,乘車率(包括自行車、摩托車)占70.15%,平均每日乘車出行次數為1.5次。

人出行便要使用道路麵積。不管是步行,還是騎自行車、乘車,都要使用道路麵積。出行的次數越多,占用道路麵積越大;道路的空間就越小。從交通理論上講,非社會化的交通因素越多,就越會引起交通混亂。但是,我們偏偏是非社會化交通形式占據著主要地位。使北京市民深感頭疼的是乘車難問題。由於人多,便出現了道上車擠車,車上人擠人的局麵,許多擠車故事和擠車文化應運而生。譬如有人形容車內擁擠時說:這是城市的垃圾車、是沙丁魚罐頭、把人擠成相片啦等等。而把人擠死的踩死的、車門夾人跌倒摔死者時有發生。人們視公共汽車如畏途,上一次車如闖一次關。力市裏流動人日有200萬之多,這些外來人大都乘公共汽車出行,因此,相當一部分市民便隻好選擇自行車的出行方式。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三個直轄市市民出行選擇自行車與公交車的比例是:天津8:2(騎自行車者占8成);上海:6:4(坐公交車者占6成);北京5:5(各占一半)。由於我們發展公交政策存在缺陷,近年來,公共汽車行業出現嚴重萎縮,市民出行選擇公交車的在急劇下降。天津已由8:2變為9.3:0.7(乘公交車者連1成也不到了);上海由6:4倒為4:6;北京是6.3:3.7(乘公交車的已減少到3.7)。

這種比例的直接後果就是城市交通的自行車化。據1988年統計,北京有自行車730萬輛(登記牌照車)。這730萬輛自行車若一齊出動,以兩米的間隔計算,就是1.46萬公裏,可以從北京排到莫斯科還有餘。這種非社會化的交通形式發展的結果,將會使北京車滿為患。即使馬路修得再多,也很難使擁有730萬輛自行車的北京市民們滿意。

由於北京經濟的騰飛,還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更由於經濟體製的改變,北京過早地迎來了滾滾而來的汽車浪潮。說它過早是因為它使人始料不及,還因為它的迅猛之勢,使城市來不及給它以必要的道路準備、靜態交通(停車場)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