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1996年9月24日,廈門市市長簽發第36號《廈門市人民政府令》其中第七條日:

機動車輛違反規定在廈門島內鳴喇叭者,由市公安部門處以2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此令一出,過去違章闖紅燈者每天約60次之多。現在僅有8次左右。

猛藥之二取消三輪車

廈門市區有3.6萬部三輪車,三輪車成了廈門的煩心事。這些三輪車占道爭道搶道,把個市區弄得烏煙瘴氣。如果單看三輪車的表現,廈門無論如何不像一個現代化城市。於是廈門市決定革三輪車的命,在市區取消三輪車。鑒於三輪車多為老百姓所有,還考慮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市裏決定為一些單位和三輪車主貸款買了微型汽車,一部分三輪車工人安置在農貿市場從事小本經營;另一部分由勞動部門安排就業,這樣一來,領導滿意,群眾滿意,交通管理部門也滿意。

猛藥之三撤掉交通崗

廈門舊城區街道狹窄。車水馬龍人如過江之鯽,交通崗亭如江渚之石,使本來狹窄的道路更顯得擁擠,且頗費警力。廈門市花3000萬從國外引進一套交通指揮監控係統,啟用之後,廈門市在全國率先撤掉了交通崗亭,使大批警力從崗樓裏解放出來。不僅如此,扣車采用的是累積計分法,避免因交涉時間過長加劇交通堵塞,又常使駕駛員心存警惕,更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此三劑猛藥下去後,廈門的交通狀況登時好轉。

2000年春天的某一天,筆者來到廈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方知道這裏是一個身披多項耀眼光環的集體。1996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機關學濟南交警先進集體並榮立集體一等功。他們在交警係統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如:

禁鳴喇叭,使廈門成為全國首座無汽車噪音汙染的城市;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交通指揮中心,使廈門交警全國率先走下崗亭,走向路麵;率先提出向不文明交通告別、讓路麵文明起來、紅綠燈宣傳工程等等,受到廈門市民的好評和省、市領導的讚許。總理視察這裏時,盛讚之餘,又欣然題詞,成為該局警員們掛在嘴邊的一席佳話。

廈門人流傳的英雄難過美仁宮的說法也被現實漸漸消解。一天,一個外地人搭出租去火車站,因住在舊市區,考慮到交通問題,他就把時間安排得很寬裕。住的地方距火車站隻需半個小時的路途,他為自己準備了一個小時,到時候就可以很從容地上路了。一切都按計劃井井有條地發展,這個外地人走出賓館時恰好還有一個小時等他支配,於是他就要了一輛出租,向火車站疾駛而去。路上也沒有什麼故事,廈門很美麗,街市很繁華,外地人如在畫中遊,路途既順暢又怡然,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火車站。付了錢,下了車,外地人看看表,還有半個小時,心想這次可得優哉遊哉上火車了,以往交通堵塞,每次趕車都如驚鳥脫兔,一下車就撒丫子往站裏跑,這次手無長物,兩手空空,加上時間這麼富裕,那就體驗一下輕鬆心情吧。想起兩手空空,外地人看看自己確實什麼也沒拿!正是這輕鬆一瞥,他的冷汗刷地一下冒出來了。

他把密碼箱丟在了出租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