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個體營運客車與公共汽車叫板已偃旗息鼓,個體車又回複到最初的原始狀態,還有不少個體營運客車司機退隱江湖或加盟公汽公司,就連當初發起18台個體營運客車聯合行動的個體司機、組織49台個體營運客車合作的一位經理,如今也被招安成了公汽公司的員工。個體營運客車由高峰時的700多台減少到現在的500多台。勝利的天平竟始終傾向身為國企的公汽公司,這不能不令懷疑國企優勢的人士反思:國企優勢何在?如何將這種固有的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力?眾所周知,國企具有規模大、信譽好等優勢,這些優勢鑄就了響當當的國有牌。然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國企的體製病將其多年發展中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集中暴露,因此,診治體製病成為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反觀公汽公司,早在幾年前走向市場時,率先走出了舊體製的誤區,一切按市場法則辦事,乘客就是上帝成了公司的信條。幾年來,公司推出的一係列優質服務,無不以此為主線,因此取得了廣大乘客的信任,於是出現了舍個體營運客車,取公共汽車的景象。個體營運客車分散經營中追求短期效應,爭客搶客壓客,甚至不惜賣豬仔等惡劣行為也使他們在這場公與私的競爭中失盡人心。如果說公汽公司是一扇城市文明的窗121,司機、乘務員就是這扇窗口的模特,公汽人以自己完美的形象,繪出一道亮麗的彩虹,成為一道流動的都市風景線。
市場經濟運行的法則是等價交換,然而,當這場交換在沒有注入人的情感因素時,貨幣化的價值還有多少分量呢?
一位叫鄭仲渝的老人乘10路車回敬老院時,恰遭大雨。司乘人員得知情況後,特意給老人送上盒飯,並開車將未帶雨具的老人送到敬老院門口。老人連一句謝謝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出,司乘人員就已轉身離去。老人為此事一夜沒睡好,為了親口向司乘人員說聲謝謝,80歲的老人等了兩天之久,才等來那個為他送飯的車組。當老人顫巍巍地說出謝謝這兩個最普通的表達謝意的字眼時,乘務員成秀蓮和司機都不禁熱淚盈眶。家住坤灣鎮沈頭角村的個體戶林呈成,每天乘坐22路車往返於城區和住地,有感於司乘人員幾年來熱情、主動、周到、細致的服務,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傍晚,他在站點足足等候了2個小時,將一袋菠蘿送給粵T04483車組人員。一位持有免費乘車證,長期乘坐1路車的老人,一天來到公司,緊握住公司領導的手說,我今天是特地來感謝你們的,明天,我就要出國定居了,這幾年我不坐別的車,專坐你們的車,人情味濃。人情味濃,這是乘客對中山市公汽人的至高評價。幾年來,公司在經營中注入了濃厚的人性化色彩,如在國內同行中率先實施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共汽車,全市離休幹部憑離休榮譽證免費乘坐公共汽車,對市區退管會管轄的全市退休工人中的孤寡老人實行免費乘坐公共汽車等一係列活動,深得人心。
以真誠回報真誠,用善良回報善良!小小公共汽車在公汽人與乘客之間搭起互信的橋梁,而乘客的信任恰恰是人們對公汽人的最高獎賞。
如今,像中山市公交公司的做法,正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悄然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