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1)

蘇惠英的孩子在學校被跑鬧的學生撞成顱內出血,她默默地忍受著對女兒的惦念,一直堅持到下班才匆忙趕到醫院。

郜曉芳在中心成立時,孩子還不到半歲,每天中午都要給孩子喂奶,但為了不影響工作,她硬是把孩子的奶斷了。

杜紅娟身體不好,做了膽囊切除手術,未等傷口愈合,就急急的上班了。

中心副主任任靜雲,愛人也是公安幹警,經常不能回家,孩子尚在學齡前,在中心籌備階段和對外辦公的頭幾天,由於每天工作都在十五六個小時,身體非常疲勞。一次在把孩子撒尿時,把著把著自己竟睡著了。

中心籌備組組長、分局人口管理處副處長盧東,從去年3月份開始到現在,尤其是進人中心籌備階段後,她幾乎天天加班加點,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在籌備階段時,每天僅睡四五個小時。她丈夫前年不幸身患肺癌病故,年幼的孩子時時刻刻需要她的照顧,但她為了工作,隻能把孩子獨自放在家裏。當11月1日中心對外辦公的那天,孩子看到媽媽又未按時下班時,竟然哭著自己摸到了單位找媽媽。

戶證辦理中心正是有了這樣一群愛中心如家,能吃苦、能戰鬥的優秀工作人員,中心成立僅半年,就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榮譽:榮立了集體二等功,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獲人民滿意基層單位稱號等等。

采訪宣武分局人口管理處馬京寶、盧東二位負責同誌時,他們說:我們戶證中心的建設原則是:一是公開統一原則,做到政策透明、運行透明、結果透明;二是簡化便利原則;三是集中高效原則;四是科技強警原則;五是崗位監管原則。這五項原則的認真落實和切實執行,就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五點,我們的戶證辦理中心就可以向宣武區的居民群眾說,隻要您來這裏辦事,絕對唱著歌來再唱著歌去,保證是一次陽光之旅!

從2000年11月1日戶證辦理中心運行至今,已有半年光景。在這段時間裏,戶證中心共接待群眾9.3228萬人次,其中辦理各種戶口和證件手續5.9417萬件(辦理戶日4.3244萬件、居民身份證1.3882萬件、邊境證2291件),解答谘詢3.3811萬人次。為及時了解群眾對戶證辦理中心的意見和建議,中心向來辦事的群眾發放了《宣武分局戶證辦理中心群眾意見反饋調查表》。一個月後,中心又召開了座談會,征求了群眾意見。調查表顯示:總滿意率為97.7%。其中非常滿意的占93.5%,較滿意的占4.2%,不滿意的占2.3%;辦公環境、服務態度、辦事質量等三項總滿意率為99.6%,非常滿意的占96.4%,較滿意的占3.2%;不滿意的占0.4%;辦理速度和方便群眾兩項總滿意率分別為96.9%和96.5%,認為辦理速度低和集中辦理不方便的分別占3.1%和3.5%。

筆者現在就拿著一遝子調查表,因為上麵滿是滾燙滾燙的話語,因此我確認對宣武區老百姓來說,倘若來這裏辦事,應該是一次真正的陽光之旅。

就在本章快結束的時候,2001年9月11日,新華社又播發了一條新消息:鞍山開辦政府服務超市,文章這樣寫道——

往日清靜、整潔的鞍山市人民會堂,近兩個月變得熱鬧起來。原來被老百姓稱為政府服務超市的鞍山市投資服務和辦證辦照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這裏樓大廳開辦起來。如今人民大會堂仍然整潔明亮,但已經告別了過去的清靜,到這裏辦事的人員、車輛整天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鞍山市市長張傑輝向記者介紹,開設中心是鞍山市政府轉變機關作風、改善服務的一大舉措,中心將市政府所屬的39個行政部門的390多項審批辦事權限,集中到辦事大廳,為外商和全體市民提供一站式公開服務。據了解,政府這種廉潔、高效、便民的工作作風,已經引起社會各方麵的關注和好評,許多群眾評價說,昔日官員正向服務員轉變。

到交警窗口辦理駕駛證的牛成柱告訴記者:以前辦年審,要花大半天時間到市郊的駕管科去,來回光過橋費就得20多元,現在到中心,十幾分鍾工夫就辦完了。據交警窗口工作人員張玉清介紹,近來每天能辦完兩三百人,效率成倍提高。

中心要求,屬程序性審批隻要手續齊全,當時就要辦完,如果需要論證或現場查看的,則由辦事窗口或中心協調處負責協調,限時辦完,把辦事程序消化在政府內部,不推給企業或群眾。中心還要求一口清,就是一次必須把企業辦證照所需要的附件全部講清楚,避免讓辦事人一趟又一趟來回跑,所以每個窗口都擺放有告知單,各項要求寫得一清二楚,既宣傳了政策,也方便了辦事人。

據介紹,中心正式運行兩個多月來已受理各項業務1.8萬項,接待谘詢7600多人次。

看來,不管是何種熱線,也不管是何種方式,它的作用的最終結果是:一個廉潔高效勤政為民的浪潮正在政府部門悄悄湧動,昔日的官員正向服務員方向快速轉變,這正是110們所起到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