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命的歌者(代序)(1)(1 / 2)

季羨林

要想準確地理解和評價泰戈爾的詩歌,同理解和評價他的其他作品一樣,必須從他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出發。泰戈爾是世界上最多產的、麵最廣的作家之一。文學、音樂、繪畫、作曲,他都精通,而且都有獨創性,在印度國內外有廣泛深入的影響。所有這些方麵都同他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有密切的聯係。詩歌也不例外。

泰戈爾生於1861年,死於1941年。這漫長的80年正是世界上多事之秋。前一半是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發展過渡的時期。接著來的是帝國主義國家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爆發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尾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蔓延。從印度一國的曆史上來看,這八十年也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的時期,是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以至形成的時期。泰戈爾生在19世紀中葉印度民族起義爆發後的第四年,而死在印度獨立前的第六年。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與大英帝國的統治相始終。所有這一切都必然在他的思想和作品上打上烙印,產生影響。

泰戈爾出生於孟加拉的一個地主家庭,屬於婆羅門種姓。他的家庭是當時孟加拉知識中心之一。他父親是一位哲學家,深受19世紀印度啟蒙運動思想家羅摩·摩罕·羅易的影響,熱心於宗教和社會改革運動。他的兄弟姊妹和侄子都是一些愛好藝術的詩人或畫家。他的一位哥哥曾經試辦過一些民族企業,企圖同外國資本對抗。所以,總起來我們可以說,泰戈爾家族在思想上和經濟上都與印度當時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泰戈爾生在當時英印帝國政治和經濟中心的加爾各答。家庭比較富有。1878年赴美留學,1880年回國。他厭惡學校教育,印英教育都受了一些,但都不充分,他主要是靠家庭傳統和自學成家。1884年下鄉管理過祖傳的田產。他經常住在一隻船上,到處漫遊。他在這裏同農民,主要是佃戶,有些接觸,對他們有一些同情。他因而想改造農村,幻想有一個“更合理地分配財富的社會”。1901年,他在聖諦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學校,目的是實現他的改造農村的教育理想,1921年成為有名的國際大學。20世紀初,他參加了反英的人民運動,用詩筆做武器,同殖民主義者搏鬥。他既反對極端派的暴力,也反對穩健派的妥協。但是,隨著運動的發展和深入,就逐漸與群眾格格不入起來。

他反對群眾燒英國貨、罵英國人的所謂“直接行動”。他認為這是破壞。

他主張多做“建設性的”工作,比如消滅愚昧與貧困等。群眾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就憤而退出運動,去過退避的生活。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1915年他認識了甘地,從那以後,印度現代史上的這兩位巨人就結成了親密的友誼,盡管兩人的觀點在許多問題上都是針鋒相對的,他們之間的友誼卻始終如一。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泰戈爾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從退避生活中挺身出來,公開宣告放棄英國政府賜給他的“爵士”稱號。從那時一直到他逝世,始終全神貫注地關心世界和印度的大事。他曾訪問過世界許多國家:中國、日本、美國、英國、蘇聯、德國、法國、瑞士、加拿大等。他同世界許多名人,如法國大作家羅曼·羅蘭等結成朋友。他曾熱情洋溢地讚美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他也曾橫眉冷對西班牙的佛朗哥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他的愛憎是非常分明的,盡管有時有一些保留,人類進步事業他是支持的,對各國人民他是同情的,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大節不虧的一生。

泰戈爾的思想和世界觀的來源是比較複雜的。印度傳統的哲學思想和西方資產階級的哲學思想都對他產生了影響。但是我覺得,其中的基調還是印度古代從《梨俱吠陀》一直到奧義書和吠檀多的類似泛神論的思想,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這種思想主張宇宙萬有,同源一體,這個一體就叫做“梵”。印度古代哲學史上有一句話:Tattvamasi,意思是“你就是它”,“它”指的就是“梵”,換句話說,也就是梵我一體。這裏麵包括著我與非我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泰戈爾是把重點放在“人”的方麵。他主張人需要神,神也需要人。兩者互相依存,而人是主體。孟加拉女詩人黛維夫人說:泰戈爾對於人性有無限的信心,他有根深蒂固的樂觀主義,他要求承認人是人。(《爐火邊的泰戈爾》第123頁)泰戈爾還說過:“對人失掉信心是犯罪。”(同上書第23頁)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西方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就很容易被他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