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珠多情脆弱、敏感尖銳、固執倔強、優柔寡斷,一再導致了失敗的戀情,從而走向了悲慘的結局。家庭的不幸孕育了沁珠憂傷感懷的因子,遇事總是往悲慘方麵設想。與她相比較,同樣生長在不幸的家庭,父母雙亡,尚有弱弟的素文卻堅強勇敢得多,她能冷靜理智地決定自己的人生,並一再用友情撫慰沁珠。而沁珠在第一次被伍念秋欺騙後並不能果斷斬斷二人的聯係,而是任由感情的發展,就像她日記中所寫的“不幸的沁珠,現在跪在命運的神座下,聽任宰割。”這種藕斷絲連隻讓初涉情網的少女更痛苦,“許多同學談論我們的問題,她們覺得伍太不對,自己既然有妻有子,為什麼還苦苦纏繞著我,不過我倒能原諒他--情感是個魔鬼,誰要是落到他的手裏,誰便立刻成了他的俘虜。”沁珠對他的姑息遷就和伍的自私使這份感情帶來的傷害也就越深。沁珠正是因為第一次經驗不足使自己泥足深陷,因而自己也十分厭恨,到了第二次遇見已婚男子曹子卿求愛時心硬如鐵了。隻是這一錯位的對待加速了悲劇的發生。
沁珠畢業後到一家中學教體育,這所中學在一個荒僻的古廟裏,環境的幽深冷寂使沁珠倍感寂寞。“四境是這樣寂靜,這樣破爛,真是三間東倒西歪屋--有時靜得連鬼在暗處呼吸的聲音似乎都聽見了。我--一個滿心都是創傷的少女,無日無夜地在這種又靜寂又破爛的環境裏煎熬著。”她因此學會抽煙喝酒,且常喝醉,在曹子卿去世後,常醉後一個人去墓地徘徊哭泣。曹子卿出現在此時的沁珠麵前,無疑消解了她的孤單,當這個漂泊異鄉的女孩得了猩紅熱時,曹子卿衣不解帶予以照料,這樣深深感動了她。為了得到沁珠,寫來大量深情熱烈的情書、詩歌,捎來紅葉、紅豆、象牙戒指作為信物,更是專程回到家鄉與嫁給他七八年已有一個七歲女兒的妻子離了婚。
書中的男主人公是負麵的形象,伍念秋不用說是一個自私的、玩弄女性的男人,自己有妻有子還熱烈追求自己老師的年幼的女兒,在沁珠有意與曹子卿訂婚時,他又跳出來在報紙發表沁珠寫給他的書信,破壞了沁珠的婚姻,間接導致了一對有情人的死亡。而曹子卿呢?他雖是在父母迫命下娶的妻子,但他娶妻七八年卻與妻子相處隻有四個月,後離家遠行,把妻子女兒丟棄一邊不管不顧,愛上沁珠後就回去鬧著離婚,當年“綠鬢堆鴉,紅顏如花”的妻子已成容顏憔悴的少婦,她的馴良恭順認命都使她顯得更加可憐可悲。“我們的婚姻原不是幸福的,因為我的生活不安定,漂泊,而你又不是能同我相共的人,最後,隻是耽誤了你的青春。所以我想為彼此幸福計,還是離婚的好……你認為怎麼樣?”在丈夫理直氣壯的言論麵前,她不憤怒、不驚奇,隻歎了一口氣說:“我早料到有這麼一天。”曹子卿的所作所為對這個無辜的女性來說,不能不是非常大的傷害。婚姻重自由的名目下掩蓋的是一己之私。正如沁珠在日記中尖銳地指出的那樣:“尤其是有了妻子的男子,這種男子對於愛更難靠得住。他們是騎著馬找馬的。如果找到比原來的那一個好,他就不妨拚命地追逐。如果實在追逐不到時,他們竟可以厚著臉皮仍舊回到他妻子的麵前去。最可恨,他們拿女子當一件貨物,將女子比作一盞燈,竟公然宣言說有了電燈就不要洋油燈了。--究竟女子也應當有她的人格。她們究竟不是一盞燈一匹馬之類啊!”指出這些貌似有知識,受了新思想感召的男性的靈魂的卑劣。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加深了女性生活的悲劇。
比較而言,伍念秋的妻子李秀瑛是精明幹練的。“知道現在的風氣,男子常要丟掉他本來的妻子再去找一個新式女子講自由戀愛。”她發現了丈夫與沁珠的戀愛書信後直接給沁珠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通達流暢,有理有節,不卑不亢,既說出自己的悲傷,又指出他們夫婦關係一直很好,隻因沁珠的出現使丈夫變了心,求沁珠替她和兩個孩子“開一條生路。”“我們都是女人,你一定能知道一個被人拋棄的妻子的苦楚!”“並且以女士的學問才幹,當然不難找到比念秋更好的人,又何必使念秋因女士之故,棄妻再娶,做個不情不義的人?”句句打中沁珠的心,她原本就是一個善良溫柔的女性,因自己的美好被愛,因被愛而陷入破壞他人婚姻的困局,被人唾罵。
曹子卿為她自殺後,沁珠陷入無邊的痛苦和自責中,圍繞她的是眼淚、煙、酒,迅速消瘦衰老。在曹生前,她並不愛他,隻是被苦苦追纏,而在曹死後,她卻又被一枚象牙戒指死死囚禁,陷在懺悔之中。她所有的朋友都在勸解她。露沙(作者化名)更是“一雙如鷹的銳眼直盯視我手上的象牙戒指,嚴厲地說:珠,你應當早些決心打開你那枯骨似的牢圈。”一針見血指出圍困沁珠人生的不是什麼摯愛深情,而是枯骨似的牢圈。而沁珠性格中的優柔寡斷、懦弱遊移、多情感傷牢牢束縛了她。她已決定殉情懺悔,其他人都無力阻止。正如她在日記中所寫:“我是自找苦吃,我一生都隻是這樣磨折自己,我自己扮演自己成為這樣一個可怕的形象,這是神秘的主宰,所給我造成的生命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