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來,一位掏糞工,不嫌髒不怕累,頂住了舊思想的歧視,勤勤懇懇的,任勞任怨的工作,那就很高尚了,可是時傳祥則不以為然。
首先,他認為掏糞工不光是掏大糞的,他們的光榮職務是“清潔工”,是為了保證城市和千家萬戶的清潔衛生和身體健康而工作的。因此他身背糞桶,口裏哼著愉快的小調,走千家,串萬戶,不僅把茅廁按時掏幹淨,還要把裏裏外外打掃得一幹二淨。隻要時傳祥掏過糞的人家,不但不在庭院裏撒下一滴糞,而且裏裏外外都是幹淨的。時傳祥一到來,帶來的不是髒臭而是清潔,使得人們對掏糞工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受。時傳祥在住戶心中已不是掏糞工,而是清潔使者,是值得尊敬的朋友,是人民的勤務員,是不可缺少的貼心人。
為了方便群眾,不使掏糞操作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他對各家住戶的熟悉、了解不亞於、甚至超過各地段的片警。準家大門朝哪個方向開,有沒有其他的門,院子裏住幾家,各家有幾個什麼樣的人,廁所在哪裏,是個什麼樣子,誰家的廁所過多少天就該掏一次,現在該不該掏了,他都一清二楚了如指掌。他知道,在當時的市民住房條件下,掏糞過程不可能一點也不影響住戶。於是他就去摸清各家各院的生活規律,哪一天,什麼時候不適合到哪家去掏糞。院子裏晾了衣服要事先請人家收到一邊去,吃飯的時候不要去掏糞。會客的時候,星期天團聚的時候不要去掏糞。而挑選主人上班,家裏人少的時候去幹活。大中午,當各家吃午飯的時候,他卻去掏公共廁所的糞……把對居民的不方便減少到最低程度,這是非常艱難而麻煩的事,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絕對辦不到的。
既是為人民服務,就沒有什麼分內分外的區別,時傳祥主動做的工作早已超越了他分內的職責。
在時傳祥負責的花市下頭條到四條這個地段有好些住戶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難。例如東斜街有位獨居的老大娘,年邁體衰,孤苦伶仃。時傳祥去掏糞時看到她家裏那種無可奈何的髒亂,心裏真是難過極了。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年紀大了,身邊現在已有人照顧,他還時常惦記,何況這位獨自生活的老太太呢?上班的時間有掏糞任務,他就利用休假日,帶領全班同誌開展為居民排難解憂的活動。在星期日來到這位大娘家,首先把屋裏的東西搬出來,將被褥衣服進行晾曬。不料一看,那褥子上都長了綠毛!可憐,這老大娘在這種環境裏又如何生活?於是進行了分工合作,該洗的洗,該曬的曬,徹底搞幹淨。這還不算,他還帶領大家打掃頂棚、粉刷牆壁、擦淨窗戶、平整地麵,把屋裏屋外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清爽亮堂,煥燃一新。把這位老大娘感動得老淚縱橫,給他們端來開水。時傳祥喝著開水,那淚花就湧出來,班裏的青年工人不明白他為什麼難過?他就講起解放前那個律師用貓碗盛水,上麵飄著死蒼蠅,碗底臥著臭魚頭的往事……對比起來,今天喝這碗開水真是感慨萬分,一直從嘴裏滋潤到心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