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傳祥身體再棒,意誌再堅強,他也是血肉之軀,不是鐵打的金剛。當時的物質條件差,除了拚命吃窩頭,“營養配餐”是根本不敢想的。他也知道疲勞,他也知道渾身酸痛,他也知道睡眠不足的滋味,他也不斷的有傷有病,他隻是自己默默承受著不說罷了。可是身體越來越虛弱,而他給自己加的擔子卻越來越沉重。
1961年,由於嚴重的自然災害,由於國際環境的惡化,由於過去的冒進造成的後遺症……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局麵。農村勞動力流失,城市人口負擔過重……當時清潔隊就有一部分同誌為了支援農業建設而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原來十七個人的班就隻剩下時傳祥等七位同誌了。我們可以算一筆賬:十七個人的工作由七個人來幹,每個人的工作量就接近於原來工作量的兩倍半。這對於原來超負荷運轉的時傳祥等來說,乃是一個無法承擔的重擔。
然而,就在這極端困難的關頭,又出現一個口號:“我們也有兩雙手,不在城裏吃閑飯”,動員來自農村的家庭婦女回鄉參加生產。那時,時傳祥同誌是著名的全國勞動模範,又是一個從不顧惜自己的共產黨員。於是不用考慮,就動員妻子崔秀庭帶著孩子回到了山東農村老家。過去,再苦再累,回到家裏總有現成的熱茶熱飯吃,有妻子兒女的溫暖。現在,當他肩上的擔子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半之時,反而失去了生活上的照顧,失去了後勤的支援。這實際考驗對於時傳祥來講真是太嚴峻了!
可是時傳祥顧不上自己的處境,滿腦袋想的隻是如何去完成任務。他和班裏同誌商量後,向黨支部表示:在人手少的情況下,要不增人,鼓幹勁,利用公休日來突擊完成任務。他總是“利用公休日突擊、突擊!”他早已沒有什麼工休日了,他成年累月地都在“突擊,突擊”,早已沒有什麼突擊不突擊的區別了。他咬緊牙關帶領七名突擊隊員堅持了一個多月,竟然完成了原來十七個人玩命才能完成的清掏任務。然而那連軸轉的節奏,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幾乎耗盡了他的體力。他的體力已經堅持不下去了,還在豁著命幹哩!
領導見他體力越來越虛弱,多次找他談話,動員他去檢查身體,進行治療。可是他說:“我怎麼能在人手如此緊張的時候躺下呢?”仍然頑強地帶病堅持勞動。他知道,戰友們已經精疲力盡了,他隻有挺住才能帶領大家繼續堅持下來。他們有困難,可是國家的困難更大。一個戰士,隻要還有一口氣在,怎麼能夠下火線呢?
然而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那天他在布巷子胡同掏滿了一桶糞,他像往常一樣背起糞桶,忽然感覺一陣眩暈襲來,隻覺頭昏眼花,天旋地轉,站立不穩。當時他隻有一個念頭:不能倒下!不能倒下!一倒下,糞桶打翻就遍地汙染了!他趕快扶住門框,以驚人的毅力挺住了。在同誌們的幫助下,終於沒有讓糞桶打翻。黨支部的領導知道後再也沒有商量的餘地立即強製命令他去看病,這一回他不得不服從了。
送到醫院,經初步檢查,乃是嚴重的高血壓,領導和同誌們都非常擔心,他反而輕鬆了。高血壓嘛!休息休息,吃點降壓藥片,還是可以繼續掏糞嘛!可是進行全身檢查時,發現他腳趾上長了一個瘤子,經專家會診,這是一個惡性腫瘤,必須立即進行手術將腳趾頭割掉,否則就會危及生命!
這時時傳祥才真的急了:“那可不行啦,割掉腳趾頭俺可怎麼背糞?不能背糞那可怎麼成?”那一夜,他怎麼也睡不著了。過去的經曆一幕一幕從腦中閃過……不行,不行,不能背糞,我靠什麼來工作?怎麼能報答黨和人民的培養?第二天,他堅定地對醫生講:“同誌,我仔細想過了,不能動手術,我一定要保住這個腳趾頭,出院後才能繼續幹我的本職工作。”他的執著,他樸實無華的心聲深深感動了醫生,答應對手術進行重新研究。最後終於采取其他方法保全了他的腳趾頭。
出院後,領導和同誌們勸他先休息一段時間再上崗,可他哪裏肯聽?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嘛!”於是他又背起了糞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