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糞工人的辛勤勞動得到了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尊重。黨和政府也時刻關懷著掏糞工人,對在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工人不斷地給予鼓勵和培養。1954年,時傳祥被選為前門區掏糞工人先進生產者。1956年,時傳祥作為掏糞工人中有覺悟的老工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8年,他當選為北京市政協委員。1959年當選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了全國群英會,還被選為主席團成員。
1959年10月26日,是時傳祥終身難忘的日子。這天下午,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全國群英會代表。國家主席劉少奇一見到時傳祥就親切地握著他的手問:“這是老時吧?”時傳祥當時驚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想,劉主席怎麼認識我呢?是不是報紙上登了我的照片,因為我是個光頭,一認就認出來啦!
劉少奇極力提倡提高整個服務性行業的社會地位,扭轉舊習慣勢力的偏見。早在1959年初的一天晚上,劉少奇在中共北京市委大樓聽取市委工作彙報時就指出,要提高服務行業的社會地位。他說:城市服務業有人不願意幹,認為是侍候人的,低人一等。大學教授搞農業的,侍候植物,侍候麥子、穀子是高尚的;搞工業的侍候試管是高尚;為什麼服務性行業侍候人反而是下賤的?這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剝削階級思想嘛!市委書記彭真也說:要從理發、洗澡、掏大糞等服務性行業中選出一些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在劉少奇的關懷下,一大批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先進模範人物進入國家政治生活領域。
劉少奇根據報上的照片認出了時傳祥,他緊緊握著時傳祥的手,關心地問:“老時啊!這幾年生活過得怎麼樣?清潔隊的工人同誌工作累不累?”時傳祥高興地回答:“我們現在生活過得挺好,大家的幹勁可足了。過去我們是用軲轆車一車車推,平均每人一天背8桶。現在改成汽車運糞,工作效率提高了,平均每人一天背93桶。可是大家並不滿足這些成績,還要為社會主義多出幾把力呢!”劉少奇聽後樂得哈哈大笑起來,說:“大家的幹勁真夠足啊!還得再加把勁,把全市的清除糞便工人都帶動起來。”
接著,劉少奇又詢問掏糞工人的學習情況。時傳祥彙報說:“過去掏糞工人很少有識字的,解放後成立了業餘學校,現在大家一般的都達到了高小程度,能看報、寫信了。就是我差點兒,才認識二三百個字,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好。”劉少奇聽後,又是批評又是鼓勵地說:“老時啊!一個先進工作者,一個共產黨員,光工作好不行,各方麵都得好。我們的事業越來越發展,沒有文化哪行?我都這麼大年紀啦,現在還學習呢!你才四十五歲,時間還不晚,以後要好好學習,陽曆年的時候給我寫封信。”並當場贈送他一支鋼筆(這支筆在文革中被時傳祥同誌保存下來,現在已經送到曆史博物館作為珍貴曆史文物收藏起來)。
緊接著,劉少奇又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在黨的領導下,都要好好地為人民服務。你掏大糞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隻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回去以後,要更好地為黨工作,不要驕傲自滿,和大家團結一致,用大家的雙手,把首都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