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柔情“鐵女人”(1 / 3)

北京海澱區法院民事審判第五庭庭長宋魚水不但幫助民工討餞、追求正義,疏導廣大出租車司機的矛盾,心係社會穩定大局,追求和諧社會,而且,拒絕幫助鄉親,公正執法,是個人人稱讚的好法官。而她也是一個充滿柔情的女人……

身處矛盾糾紛正義讓她無所畏懼

1989年,宋魚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畢業,被分配到海澱法院工作。她辦理的第一個案子是為一個外地民工向一家被轉讓的飯館討要賣蔬菜的錢,而該飯館蠻橫地將民工推出門外,宋魚水理直氣壯地要求接手老板還錢,她的正義感常常令她化險為夷……

“我辦理的第一個案子讓我記憶猶新。”日前,宋魚水在接受千龍網記者采訪時說,原告是個起早貪黑給小飯館送菜的民丁。那一年,宋魚水見到他的時候是個寒冬的早晨,他穿得非常單薄,破舊的衣服已經看不出顏色,盡管屋裏有暖氣,但他還是微微發抖。

這位民工告訴宋魚水,他給一家飯館送了一年的菜,該飯館一直沒給錢。臨近年關,他冒著嚴寒一趟趟去要,求了服務員,求老板,飯館的人煩了,連推帶搡把他趕了出來。對弱者的同情在宋魚水的心中油然而生,同時,她也提醒著自己:同情心不能代替法律的公正。

原來,那家飯館因為經營不善,已經多次倒手,買了民工蔬菜的老板早就沒了蹤影。現在飯館的老板說:“法官,自從我租了這個店麵,就沒少遇到這種事,好多人天天追著我要麵錢、米錢,我冤不冤?”

對此,宋魚水依據法律規定向被告解釋說:“你不冤,這賬雖不是你欠的,但你承租了這個店,你就應該先還上!按照法律規定,你可以向過去的承租人追償,但你現在必須先把錢還上。”

案件順利結案後,這位民工捧著薄薄一疊鈔票痛哭流涕,因為他重病的妻子和上學的孩子都在等著用錢。

法官身處化解社會矛盾的前沿,有時也會遇到蠻橫無理的當事人。1996年的夏天,宋魚水到深圳將傳票送達一個當事人,由於住所變更,直到當天晚上9點,才從當地派出所了解到他的新住址。當事人是一個企業的老板,見法院的人找上門來非常惱怒,緊接著他打電話叫上來兩個氣勢洶洶的彪形大漢。’

宋魚水示意同來的書記員出去聯係當地公安部門,沒想到他們一左一右橫在門口,攔住去路。當時的氣氛非常緊張,宋魚水鎮定了一下,直視著他,一字一頓地說:“你現在麵對的是處理民事案件的法官,如果你再這樣囂張地妨礙公務,站在你麵前的將是審理刑事案件的法官。”宋魚水的鎮定明顯震懾了他,交涉到深夜1點,終於讓這名當事人低下頭,在送達回證上簽了字。

宋魚水告訴千龍網記者:“這種危險,我經常遇到。在危險而前,我並不是天生的無所畏懼,而是我追求正義的信念,是這種信念給了我戰勝邪惡的勇氣和信心!”

“她讓我們對法律有了全新的理解”

宋魚水同情弱者讓人暖暖地感受到她的俠義心腸,而她為廣大出租車司機、替原告和被告雙方出主意、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把法庭當作“調節器”,努力使糾紛得到有效的疏導和化解,卻又讓人感受到她心係社會穩定大局,追求和諧社會。

1997年前後,北京市政府決定淘汰所有“麵的”。一時間,幾乎所有出租公司都向司機提出解除合同、收回車輛進行更新的要求。出租車是這些司機主要的生活來源,因此,他們紛紛提出補償,一些司機還為此上訪、靜坐、圍堵交通,有的到法院告狀……

此案事關首都穩定,宋魚水迅速分析案件性質、特點,及時傳喚雙方,明確告知出租公司:用司機的錢買車再租給他們,這種行為政策不允許,司機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公司應該考慮他們的利益;同時,宋魚水也給司機們講解車輛更新的社會意義,要求他們顧全大局,相信法律,不要做出事與願違甚至違法的事。

最後,多數司機與公司達成了協議,那些觀望的公司和司機,也都依照法院裁判的原則,自行解決了糾紛。出租公司很快恢複了經營,司機們也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