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1 / 1)

夜色褪盡,天將微明,宣平坊謝宅內漸次亮起了燈火。這座三路三進的宅邸瞧上去並不起眼,然而高高聳立尤顯莊重的烏頭門,大門前陳列的一排威嚴無比的戟架,卻隱隱透著幾分懾人的氣勢。如今長安城內甚至便數大唐邊疆雄關重鎮,又有誰不知陳郡謝氏陽夏房?又有誰不曉宣平坊中臥著兩頭足可震得邊疆抖三抖的猛虎?

說起陳郡謝氏陽夏房,便不得不提起其小三房。

家主謝琰,一手創立鷹揚衛的天子親信寵臣,不過而立年歲便受封正三品鷹揚衛大將軍,獲勳從二品柱國。他與其先生崔子竟幾乎是當朝大唐官場上的兩大奇跡:一人從文轉武,短短數年便成為一州刺史,如今竟成了安北都護府的大都護,位列從二品;一人憑借軍功進階,在無門蔭遮蔽的境況下,靠著薛延陀之戰轉為了右千牛衛中郎將,而後又親自建立了專職的“間作部門”鷹揚衛,為遠征高句麗、西突厥立下了汗馬功勞。

謝琰之妻定敏郡夫人李遐玉,則更稱得上是大唐的奇女子,至今外界依然褒貶不一。在武皇後與義陽公主的支持下,她將百官從未放在眼裏的宮眷女護衛“木蘭衛”,生生地練成了兼具鷹揚衛與諸衛府職能的女猛士。這些猛士們有的隱姓埋名活躍在高句麗、漠北漠南、西域的各個角落裏,有的徑直跟著她衝上了沙場,建立了不少將軍都為之羞愧的功勳。為此,天子特地下詔,在宮中正式建立“木蘭衛”機構,職能仍是護衛宮眷,戰時則從權調動。

除去小三房之外,身為宗房宗子的謝璞亦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兢兢業業勤於實務,頗得聖寵。小二房的謝璵亦是明經出仕,雖說入仕最晚官職最低,卻也是聲名頗為不錯的殿中侍禦史。且堂兄弟三人情誼深厚,事母至孝,家中和樂融洽,簡直是諸高官世家渴求的家宅安寧的典範。

於謝家而言,每一日的安定和諧,皆是從晨昏定省開始。待到將家中的郎君們送出門上朝之後,三房的主母便會帶著子女前往中路後院問候長輩。****如此,從不懈怠。

今日亦並不例外,宗房宗婦小王氏帶著一群仆婢進入後院時,便見正堂中已經坐了兩個小娘子,正陪著阿家王氏說話。年紀稍長的恰是豆蔻年華,生得精致如畫,舉手投足間既嫻雅動人又透著從容貴氣,令人望之便禁不住心喜;年紀稍幼的約莫十歲左右,眉眼亦是極為漂亮,顧盼神飛,透著一種別樣的勃勃生氣。

見世母來了,兩位小娘子立即起身行禮。小王氏素來疼愛她們,與斜倚在憑幾上的王氏問候之後,便親熱地將兩人攬入懷裏,說笑起來。不多時,又有二房的顏氏帶著剛及笄的女兒前來。緊接著,身為長兄的謝滄帶著一群阿弟入內,畢恭畢敬地向祖母問安。

小王氏看了一眼那群或板著臉或頑皮的小郎君,禁不住輕歎道:“可惜我沒有福分得個小娘子。”她生了大郎謝滄、二郎謝泊、三郎謝澄之後,又得了五郎謝澈,如今隻得三歲。連生四子,若是換了旁人大概早便喜出望外了,她卻連連惋惜竟然不是個小娘子。以她如今的年歲,往後再得個孩子應該並不容易了。於是,她隻得放棄了生小娘子的願望,將侄女們都當成嫡親的女兒疼愛。

顏氏抿嘴一笑:“阿嫂,咱們家的三個小娘子也與你的女兒差不離了。”她的愛女華娘是謝家陽夏房的長女,如今已經及笄,經由弟妹李遐玉與渤海高氏的蕭氏之子定下了婚事。而幼子六郎謝澤不過兩歲,這幾日略有些受寒,便沒有帶過來問安。

“在兒與阿妹心裏,世母便如同娘親一樣。”已然初初長成的染娘接過話,眉眼微彎,笑意盎然。她的名字是曾外祖母所取,為謝紅染,寓意八月所生;阿妹的名字則是謝梅初,寓意十二月所生,小名初娘。

初娘聽得阿姊所言,便亦是爽朗一笑:“世母一直將兒們當成嫡親女兒似的疼愛,又何必再惋惜這些呢?況兒瞧著五郎千般萬般好,日後一定比四郎有出息。”她所說的四郎,正是孿生阿弟謝涵,性情略有幾分清冷。姊弟兩個一個似火一個如冰,天生便不怎麼對付。

謝涵亦是自幼習武,耳聰目明,聽得二姊這般說之後,隻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依舊維持沉默。長兄謝滄見他冷冷淡淡地立在旁邊,隻是望著兄弟們談笑,顯得格外特立獨行,心中禁不住長歎——所有的阿弟生來都是克他的,一個比一個還不省事。

王氏斜倚在榻上,淡淡地望著底下的兒媳與孫子孫女們,忽然問:“染娘、初娘,你們阿娘呢?”她與幼子媳婦李遐玉並不親近,但一直在晚輩們跟前維持著麵上情誼。許多年來,這是頭一回李遐玉身在家中卻不過來與她問安。

聞言,染娘朝著她笑起來:“阿娘方才似是胎動,說是要生產了,阿爺便讓我們獨自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