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白雲,綠樹,金花--雞公山小記(3 / 3)

這雞公山別墅樓台都是勞功人民智慧的創造和心血的結晶,但有人卻視如草芥,既不加以管理,又不加以修繕,甚至任其風化、傾頹,崩塌,任意拆卸、破壞。幽雅的樓台變成一片廢墟,美麗的別墅變成一堆瓦礫。不僅別墅樓台遭此厄運,而且蒼翠的林木橫被砍伐。山林自生自長,隻有極少苗圃,幼苗還未成長,而成材卻在丁丁的斧中倒地了。即使是中央再三指示保護森林,但山山依然傳夾伐木之聲。

雞公山位於綿延安徽、湖北兩省之間的大別山脈西端,而在雞公山之西,隻武勝關一條峽穀之隔,是起優於鄂豫兩省的桐柏山脈雞公山屹立於這兩大山脈之間,雄踞祖國的中原。遙想當年鄂豫皖邊區紅軍出沒於大別山,而鄂豫新四軍活躍於桐柏山;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二野的劉、鄧大軍從太行山直插大別山,震撼了南京、武漢,動搖了國民黨的反動同誌根基。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中付出了大量鮮血,才獲得解放。而今天從雞公山這座祖國名山來看,有人對待人民的勝利果實,卻隨意糟蹋、毀棄。

雞公山涼爽、幽靜,誰上得山來,都抱著美好的心情來遊憩,但當接觸到的盡是滿目破敗、荒涼,卻又是多麼惋惜地離去嗬:

雞公山昔日明麗如珍珠,而今天有人卻棄之如糞土。

不知道珍惜山川的人,怎麼能有熱愛祖國的感情?隻會破壞名山麗水的人怎麼能有追求崇高事業的情操?

大自然造物巧妙,雞公山像隻大公雞,形態逼真,石壁陡立,危崖千丈,巍峨成峰,雞公頭高昂,利喙前伸,翅膀緊緊抱台,作雞嗚之狀,巧合天成,不能不令人驚歎大自然的神奇奧妙。每當雲淡天高,日朗風清,雞公山恰像一隻大公雞昂首迎著朝陽鳴唱,風吹忪濤,泉流淙淙,山鳥啁啾,各種聲響的合奏,疑是公雞啼聲遠揚,喚醒山林、大地,映來一個明朗的藍天。

雞公山不但迎來金光照耀的旭日,而且它還送走夕陽。每當天氣晴朗的傍晚,隻見西邊天際落日的餘暉映照雲層,晚霞如火,燒紅天邊。燦爛的霞光映射雞公山的群山和森林,把雞公山變成一隻羽毛豔麗的大紅公雞似的。頗為特異的是,落日在西,桐柏山脈的火燒雲放射出的霞光,映照在這東邊的雞公山上,經久不滅。

而在這個時候,最豔麗的是金雞菊了。金雞菊不生長在山腳,而是生長在半山腰以上,一直到雞公頭邊的石縫裏,都有金碼菊的金燦燦的花朵在迎風招展。金雞菊給雞公山纏繞上一根絢麗的腰帶,同時,也給雞公山戴上一頂輝煌的金冠。日出日落,金雞菊給雞公山增色添輝,使這大自然更加嬌豔,更加美麗。

從帝國主義分子的開辟避暑山莊,到國民黨反動頭子在山上尋歡作樂,到名山回到人民手中,這曆史風雲的變幻,在雞公山上曆曆在目;現在,在十年浩劫之後,願雞公山出現新的姿容。讓別墅如雲,讓科學家、學者、專家、作家藝術家和勞模在工作之餘到來交流經驗和休憩,讓山林更加翠綠、涼爽、幽靜,讓泉流更加歡暢地淙淙,讓鳥兒更加快樂地歌唱,讓金雞菊開放得更加金燦燦,更加鮮豔美麗,讓雞公山迎著旭日啼唱得更加昂揚、嘹亮。

願雞公山的白雲常在,綠樹常青,金花常開,

雞公山,正是我們祖國的象征。公雞報曉,我們的祖國正在晨曦中迎接東升的朝陽,眼看天上萬縷金光輻射,大地生機蓮蓬勃勃,讓我們創造一個萬物欣欣向榮的新世界。

原載十月198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