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山城燈火(1 / 3)

那是陰雲末散,陽光透過雲隙而還沒有普照大地的時候。我路過山城重慶,尋訪位多年被禁錮在圖書館一角整理古籍的老友。遠在抗戰初期,我就和他結識。我惋惜他的閃光的才華被埋沒在暗淡的故紙堆中。

那天,整個山城沉浸在秋雨巾。圖書館在枇杷山,我路冒雨盤山麵上,被淋得渾身透濕。我是帶著思念之情去尋訪老友的。我想經過十年的禁錮,他一定身子佝僂、頭發全白了。但相見之下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的頭發雖然睨落了很多,隻剩下後腦勺的半圈,但他身體健壯,精力飽滿。我端詳著他,心裏忽然醒悟道:這是一塊鐵礦石,雖經激流衝刷,堅堅鐵質,不被磨損。

雨停,天晴。入夜,老友懷著深沉的感情,領我到枇杷山巔的紅星亭觀看山城燈火的夜景。

我們的祖國多麼雄偉壯麗,哈爾濱鬆花江太陽島的麗阿11州珠江一白洲水!坷的風叭,伊犁長街兩邊的鑽天楊林,杭州西湖的山光水色,都是十分嫵媚的而這重慶山城的燈火,卻明徹夜空,光彩奪日,鮮豔迷人,這山城的燈火,像珠砰,像孔雀開屏,像星漢燦爛,像月照長空,不論用什麼最美麗的事物來形容,都不過分。重慶這座山城,山山各穀,回旋起伏,房屋依山建築,層層迭迭,入夜,億萬燈火上接蒼穹,下臨長江和嘉陵江,從市中心的枇杷山顛環望,燈火圍拱,像燈的海洋環繞寶島,光彩豪華,豔麗輝煌,使人難於分辨這是天上還是人間?

香港太平山的燈火倒映海中該是很動人的吧?但化起這山城重慶的燈火夜景,隻是小巫見大巫。世上有幾處能看見像重慶山城這樣富麗的夜景呢?

正在我讚歎這璀璨的山城燈火的時候,老友忽然指向山城的遠處說:看見嗎?那是嘉陵江大橋!

那條由繁燈織成的花花的光帶映著江水閃閃流輝,那是嘉陵江大橋呀。這使我回想起一樁往事,那時,我還年輕,住在嘉陵江畔,在下臨深穀的山崖上,幾根楠竹支撐,一個小小的竹樓,就是我的棲宿處。風雨之夜,黑燈瞎火,竹樓在狂風暴雨中飄搖。就在那貧窮黑暗的年月裏,有一天,忽然有一個人出現在我的竹樓的矮門口,他眼光狡黠,嘴唇含笑。我認出他是我在成都時寄住在他家的一位老朋友。在成都,敵人追捕,是他幫助我夜奔出走的。

這是個在危難中援助過我的人。他的情義,使我難忘。他家在成都少城公園附近,那是一座種滿蘋果樹的整潔庭院。他出生於川西大荼商之家,這是他父親在成都的別墅,庭園裏的蘋果樹,花圃裏的牡丹和芍藥,籬笆上的薔薇和七姊妹春來芳香,夏來蔭涼,秋來蘋果累累,可是他不貧富貴、不圖安樂,他岌岌於革命的征途上,不怕艱險,舍己為人,他細心謹慎而叉見義勇為,他聰明狡黠而又剛強不屈,他眼光炯炯,英氣逼人。

部年,當我深夜出走前在灶裏燒掉有關信件的時候他看見火星從煙囪飛入夜空,就連忙讓我在灶外燒信,以避免特務的注意;當我出奔的時候,他給拽寫了張小小的字條,以便取得聯係和幫助,並囑我在旅途中如遇到危驗,立即把它揉成像豆那麼小的一團丟掉,不易被敵人發覺。就在那個月黑風高的夜裏,他派他的弟弟在前麵探路,而他自己在後麵送我出城,臨別依依,互道珍重。

一別幾年,不期我們在懸崖邊的小小竹樓裏相會。別後無恙,使我心喜。

那時重慶五方雜處,破落萬家,我奇怪他為什麼能找到我的避風躲雨的地方?他笑著告訴我說,他已經多次注意我的歸宿了。

回想當年,有多少像這樣的同誌在龍潭虎穴中工作。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實現人類最崇高的理想,他們把生死置之度外,大智大勇地對敵人作鬥爭。這些同誌,有的犧牲在五星紅旗升起的前夜,有的在獄中高呼萬歲迎接了黎明,現在,每當我想起這些出生入死為真理獻身的同誌,心裏總是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