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紫光閣的一次聚會(1 / 1)

一九五六年的金色秋天,在北京紫光閣。

周總理召見在京的一部分作家和藝術家。他神采奕奕地來到紫光閣,濃眉一聳眼睛一轉,問道:是誰布置的會場?我又不是來講課的教員!

原來是把椅子按聽講擺成幾排,前麵放著一張單人沙發。

在周總理的督健下,椅子和沙發擺成了一個圓圈。座談嘛,不分主次,人人平等。

大家坐下,把人圈比成花環也可以。周總理如此體貼和尊重文藝界,參與座談的哪一個不在心裏開了花?

參加座談的,記得有老舍、程硯秋、陳白塵、劉白羽等十幾二十人。

作家中首先發言的是老舍先生。他說他去醫院看望過王統照。王年僅六十,用腦過度,積勞成疾,瘦得連手掌心都像紙那麼薄,那麼透明!

可是老舍先生卻自己不認老,他把話一轉,為了向往祖國邊疆,他要求去新疆瑪納斯軍墾農場深入生活。部隊把戈壁灘改造成棉麥雙豐收的良田,建立了一座美麗的新城,那是人間的奇跡。

周總理接了話,說老舍先生如果今天去新疆,明天就會要派飛機接回北京來。周總理出於對老作家的愛護,言下之意,老舍先生年紀大、身體弱,怕受不了戈壁灘的熱浪和天山的風寒。

老舍先生沉默下來。

你說下去呀!周總理覺得打斷了老舍先生的話,有點歉意。

老舍先生鯁直,是個寧斷不能彎的硬漢子。他火氣很大,抗聲回答:話都給你說盡了,我還說什麼!

老舍先生突然發脾氣,大家感到氣氛有點緊張,但周總理望著老舍,十分溫和地笑了笑。

周總理使氣氛平靜下來,又是開導又是關心地對大家說;人過五十,健康情況就差一點了。作家搞腦力勞動,很辛苦,下去生活,必須注意身體戽輕的作家,可以深入一點長期生活,年紀大的作家可以走馬者花,不必強求一律。

我們深感周總理的話發自內心,忠誠、懇切而又感人,尤其對文藝界關懷備至。因而,我們願意對周總理交心,無話不談。

一個胖子穿著拖鞋遝拉遝拉走進紫光閣來,犬家一看,原來是陳毅同誌。他很隨便,把舊布鞋後跟睬平了當拖鞋穿。

程硯秋第一個站起來讓座。

周總理瞟了一眼陳毅同誌,一本正經地說讓胖子站一站。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時也互相開開玩笑,意趣橫生。

服務員很快給陳毅同誌端來了一把椅子。

陳毅同誌剛從上海市調來中央不久。擔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他剛坐下,第一句就是說,我感謝人民對我的信任!

人民是黨的母親。陳毅同誌早就體現出他是人民兒子的感情。

五十年代,人心奮進,百業俱興,作家們個個要求走向生活,與人民打成一片。

陳毅同誌又認真又帶風趣地對大家說,你們都走了,外國作家、藝術家到我國訪問,誰來接待?你們要我當個光屁股外交部長?

大家被逗得笑起來。

陳毅同誌講了一通人生觀改造的大道理,遘他自己在內,學到老,改造到老。然後話鋒一轉。提出他也要下去深入生活,當著大家的麵,請求周總理批準。

周總理揚起濃眉,眼睛炯炯地望了望陳毅回誌,似笑非笑,沒有回答。

陳毅同誌的話,引起一陣騷動,作家和藝術家都感到極大的興趣,紫光閣裏的氣氛更加活躍。

周總理乘興說大家開會開累了,休息一會兒,並說大家餓了吧,他請客。

大家高興地想;周總理請客,一定有很多好吃的。

但是服務員用托盤端上來的,卻是每一個小盤子裏裝著一個包子和兩個餃子。

大家心裏樂開了。原來周總理請客這麼簡單,隻能說是讓大家吃些點心,同時,大家對周總理產生崇高敬意,一個大國的總理生活這麼儉樸。尤其是使大家深深感到,周總理對作家、藝術家是如此坦率和真誠。

一個包子、兩個餃子落進肚子裏去,當然不飽,但卻個個感到暖心。

吃過點心之後,大家正沉浸在感情的暖流中周總理語重心長地提出:大家下去生活,接觸麵廣,發現問題,立刻給他寫信。這是他對作家們的殷切期望。

周總理的心與中國人民的心息息相通,他的脈搏和中國人民的脈搏在一起跳動。他一心想要更多了解群眾的意見、生活的要求和願望。

周總理對作家這樣寄予重托,是一種極大的信任。我們感到責任的重大而又感到光榮和自豪。

座談會結束,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走出紫光閣,中南海正沐浴在金色的秋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