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夫妻討論兒子(2 / 3)

“這個我倒是第一場聽說。”

“他們怕得罪皇家,當然不敢告訴外人。但還是被我母後知道了。本來文皇帝也是出於好生之德才令他們兩家停止爭鬥,現在他們不聽,我們皇家也不做這個濫好人,於是我母親也就睜隻眼閉隻眼,隨他們爭去。當因為十年前李文跟瑤台之事,雙方罷鬥,兩家是太平了十年,誰知道他們又翻起了千年老黃曆,再鬥到朝廷上來了。”劉荀再悶了一口茶,說道,“幾年前,因為灌夫案,田玢與竇嬰兩家,在朝廷上爭鬥不死不休,後來陛下腰斬竇嬰,灌夫也被族滅,田、竇之爭方才結束。後來田玢失寵,病死家中。田、竇兩家的下人漸漸逃離,我這才在灌夫案裏頭發現女媧宮與鹿台的身影。”

“這案子竟然與他們有關。”

“原來在灌夫的撮合下,女媧宮有個弟子嫁給了竇嬰的兒子,然後鹿台就派了個弟子去做田玢的小妾。而問題就出現在田玢的這個小妾身上。當年竇嬰罷相,田玢得寵,竇嬰的門客趨炎附勢,紛紛棄竇嬰而投入田玢門下,隻有灌夫依然留在竇嬰身邊。實話說,我那田玢舅舅心機手段的高人一等,心胸卻未免過於狹隘,而竇嬰治國有方,是國之棟梁,兼職心胸開闊,能以國事為重。田玢拜相,於是竇嬰邀請他到家裏赴宴,順便化解兩家隻見的疙瘩。誰知竇嬰放下身段邀請,卻是請來了一頓羞辱。田玢答應了竇嬰的邀約,卻沒去赴宴,連聲招呼都不打。這真是欺人太甚,後來灌夫看不過,在街道上毆打了田玢,這才導致這場朝局大變動.”

這番故事衛青也是聽說過的,但衛青知道妻子突然重新提起這些事情,肯定有她的用意。

劉荀停頓一下,道:“這些事,想必夫君也是聽過的。隻是有件事情,本宮想夫君肯定不知道。”

衛青順著劉荀的語氣道:“不知是何事?”

“當晚田玢之所以會失約,是因為他正在和府裏的一位小妾宴飲。”

“那個小妾就是鹿台的人。”

“不錯。後來我多番調查才知道,田竇之所以會交惡,離不開女媧宮與鹿台的挑撥離間。”

“他們居然敢把江湖爭鬥搬到了朝堂,這是陛下知道嗎?”衛青說道,聽不出他是喜還是怒,“但是這跟藥兒去董園有何相幹?”

“後來本宮稟告了陛下,陛下就召見了義枸跟緹縈,說,朕要看你們鬥法!”

衛青知道,義枸是已故王太後的貼身醫女,當代鹿台宮主李月的師妹。緹縈是在宮裏的太醫,已經伺候了三代君王,而她,是女媧宮主的師叔。皇帝的意思,是叫他們兩家明搶明刀地地鬥一場,不要借著大臣亂搞陰謀詭計。

隻聽見劉荀說道:“得知這兩大龍宮暗地裏挑撥大臣,陛下是龍顏大怒。但是念在兩家於國有功,而現在朝廷還有用到他們的地方,方才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鹿台的觀星術與女媧宮的醫術冠絕天下,且不說我們現在需要他們,就是龍宮的人一向神秘,朝廷現在連他們的宮門都不清楚,也無法討伐他們。”衛青說到這裏,突然口氣一變,“但是,如果他們還敢挑撥大臣,就讓他們龜縮在龍洞裏,別想出來。”

“陛下對女媧宮和鹿台的人有意見,而董夫子又跟這兩大龍宮走得太近,董園跟怡園就隔了一條街,而藥兒去了董園,陛下會不高興。還有,六大龍宮一直懷疑咱們藥兒是那什麼魔星,一直想除之而後快,把藥兒送去了那,不是羊入虎口?雖說董夫子是你的老師,但他也是現任儒家的首席,孔府龍宮的宮主,他會幫藥兒,還是會還藥兒,還真不好說。”

衛青這下聽明白了,劉荀這長篇大論的,原來就是勸自己別送兒子去董園。繞了這麼一個大彎,也算是煞費苦心。不過衛青提出這個注意之前,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衛青沉吟一聲,道:“我們可以盡量避免藥兒跟他們接觸,既保護了藥兒,陛下那邊也好交待。十年前,水生、李月不敢拿藥兒怎樣,十年後,他們還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