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 劉彬。
古人消愁避世,醉倒鬆邊,實在是雅事一樁。現代人身陷鬧市,難尋一片清靜鬆蔭,卻另有消愁之處。
網絡的發達與神奇早已為人所共知,但礙於所需硬件要求太高,且對人身自由限製過多,總有諸多不便。感謝發達的現代文明,它使作為印刷品的書籍也泛濫開來,成為空前平民化的傳播方式,無論身在何處,也不拘或坐或臥,隻要一冊在手,就能隨時隨地獨享幻境。
書籍無論好壞,都似酒。好書是佳釀,壞書是工業酒精兌汙水。挑書亦如品酒,而且酒味迥異。
童話似紅酒。色澤華麗、濃香甜蜜。那些帶有強烈夢幻色彩的故事將童年的歲月染上絢麗的顏色,美得不可思議。即令長大成人後偶一捧讀,亦會令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美妙幻境,醒然欲醉之餘仍然戀戀不舍,難以自拔。
史書似陳釀。穿越漫長歲月,曆久彌香。每次捧起史書,總覺得正拂掉陳釀壇蓋上的一層厚厚的歲月之塵,但是隻要輕輕揭開書頁,那塵封的無數遠去的故事又會再次從眼前呼嘯而過,千萬英才雄主上演悲歡離合,細細讀來,仿佛有濃鬱的酒香一路飄灑。至於那些奔騰如怒濤翻卷的精彩時代更似極品茅台般值得反複品味,百讀不厭。
小說似烈酒,迅速俘虜整個精神世界,隻要入境淺嚐,便會身不由己任它帶領遍曆幻境,隨著情節變化萬端,心情也跟著起伏跌宕,讓人大喜大悲,醉時昏天黑地,醒後悵然若失。
散文似清酒。正如那句廣告詞所說的那樣,“喝杯清酒,交個朋友”。散文的作者都是可人的朋友,性格各異,清麗、深沉、幽默、睿智,難以盡述,隨他遊曆世界,清奇瑰麗的美景隨筆端所至,令人頓覺心曠神怡,聽他袒露心跡,細訴心曲時,則心中塊壘澆漓,似乎忽遇知音,於是一廂情願地同作者結為心靈知己。依此類推,似乎可以說出無數種的比喻。比如外國名著好比高級洋酒,遠道而來,名聲在外,卻未必所有人都能品出其中滋味;雜誌是啤酒,總有愛喝的牌子,而且日常必備,最感親切;流行書籍是新醅,上市之後好壞優劣世人自有公論……
書籍是人類消愁避世的最佳幻境,當為世俗瑣事所煩擾,難以釋懷之時,不妨手捧“佳釀”,借書澆愁,醉倒書中,萬憂皆忘,餘願足矣。
原載遼寧大學中文係《大地》200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