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扶貧支教去(3 / 3)

汪勤走過藍秋身邊的時候,輕聲說:“怎麼哪樣好事都落不下你呢?”

“我就是個好事兒的人。”藍秋輕聲說,臉上則蕩漾起笑意。

“服了你了,好好幹!”汪勤說著,走出了會議室。

藍秋在心裏說:“我也服了你了,沒有你不管的事兒,扶貧應該由政府牽頭,黨委也抓,到底誰管呢?”

不過,經過汪勤的講解,藍秋對這次扶貧有了新的認識。這次去農村扶貧,並不是段曉妮說的狹義上的扶貧支教,而是針對農村特困戶進行的扶貧,是全方位的,支教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

藍秋坐上扶貧的車子去農村的時候,段曉妮跟段大軍一起乘著轎車去了42中學。

42中學的團委書記名叫李斌,小夥子一表人才,不僅口才好,文筆也不錯。更重要的,李斌跟段曉妮的私人關係不錯。段大軍和段曉妮去42中學的時候,段曉妮事先跟李斌通了電話,讓李斌假裝不知道局長來,但是,卻暗地裏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他拿出了自己的稿子,這篇稿子有藍秋的痕跡,這讓習慣了讓藍秋寫稿子的段大軍覺得,李斌這個小夥子是塊好材料,隻要稍加雕琢,很快就能勝任。

聽說局長和辦公室主任親自來選教育局的秘書,而且團委書記李斌就是候選人,校長和書記免不了對李斌一番誇獎,讓李斌覺得臉麵上很有光,段曉妮也因為是伯樂而高興不已。段大軍又跟學校的班子成員聊了一下42中學的校園建設情況,起身告辭的時候,段大軍的一番話,讓段曉妮都覺得意外:“別的地方就不去了,明天就讓小李到局裏來上班,我那裏缺人。”

“好的,局長,我隨叫隨到。”李斌急忙答道。

段曉妮早就告訴過李斌,到局裏要比在學校裏提拔得快得多。幾十所學校都有團委書記或少先隊輔導員,局長不可能哪一個都認識,而到了局裏就不同了,在局長身邊工作,表現的機會多,提拔就快。李斌人很機靈,經段曉妮的點撥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李斌到教育局後,曾經問段曉妮:“我的前一任好像是藍秋,聽說她很能幹,提拔了嗎?”

“沒提拔,去扶貧了。”段曉妮輕描淡寫地說。

“為什麼?”李斌不解地問。

“她和你不一樣,她是老局長推薦的,老局長退休了,沒安排她。”段曉妮說起來很是輕鬆。

“哦,我明白了。”段曉妮的一席話,讓李斌有了危機感,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一定要在段局長退休前找個地方。不過,也不用擔心,段局長才50歲出頭,早著呢!

參加扶貧的15人被分散到兩個鄉六個村子,藍秋和另一名女同誌去了距離春山區100裏以外的土梁子村。

土梁子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連條像樣的路兒都沒有,沙土路麵,每逢刮風天塵土飛揚,人都看不清路。雨天路上全是泥,深一腳淺一腳的,鞋子還經常陷進泥裏拔不出來。

藍秋去的第二天,就趕上了下雨。她們住在村部,說是村部,還不如一間普通民房,窗戶上的玻璃破爛不堪,沒有玻璃的地方釘著塑料布,下雨的時候,塑料布隨著風被刮得鼓起了包,藍秋擔心不知什麼時候,那個包會被風給吹漏了,雨嘩啦一下,全都灌到屋裏來。

藍秋的這種擔心立即變成了事實,這天晚上,窗戶上的塑料因為時間太長了,本來就不夠結實,現在被風刮來刮去的,這麼一吹,就碎成了條條。

同伴小周比藍秋的年齡還小,哆嗦著問藍秋:“藍姐,不能來壞人吧?”

“不能。這裏雖然條件落後,村民還是很善良的。別怕,天亮我就去買新塑料布。”

小周點頭:“藍姐,有你在,我就不害怕了。”

藍秋和同伴小周聽著外麵的風聲、雨聲,躲避著寒風和漏雨,度過了淒惶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