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說來說去,還是好習慣(3 / 3)

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抽過一根煙。

許多人無法放棄壞習慣,還因為沒有看到壞習慣已經帶來或者即將帶來的惡果。就像抽煙吧,你告訴他吸煙有害健康,他會說誰誰抽了一輩子煙,人家不也活得好好的?你說抽煙會讓他喪失自控力,他說他的自控力強得很,要不要抽煙都是他自己說了算,這不正是他自控力的體現嗎?總之,你說什麼他都有話來反對,怎麼辦呢?說實話,這樣的人,常常讓我想起哲學家馬克思·皮卡爾德說過的那句話:“不懂得沉默的城市,隻有等到毀滅時才會沉默。”

最大的秘訣就是:行動行動行動

知道了好習慣的重要性,也了解好習慣養成的時間規律,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行動了。

隻有行動才能看到效果;隻有行動了才能使自己得到鼓勵;隻有按照好習慣養成的方式去行動了,才能讓自己擺脫壞習慣的糾纏;隻有行動行動行動、立即行動、堅持不懈地行動,才能讓大家看到我們的決心和變化,從而得到外界的肯定與支持,進一步強化我們行動的動力。

行動的過程中要記住以下幾點要訣:

1.對舊的壞習慣,不要存有僥幸或姑息的心理

不要拖延,“算了,明天再開始”、“以後再說”、“下次我一定能”……之類的話就表示舊習慣已經再一次戰勝並控製你了,當這樣的念頭出現的時候,你要斬釘截鐵地對自己說:不行!絕對不行!!

2.拒絕接受負麵暗示

不要對自己說“我做不到”、“我真的很失敗”、“我沒有那個能力”、“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等消極負麵的話來暗示自己,你的意誌力和毅力將會受到影響。你要對自己說“我可以”、“我一定會成功的”等積極方麵的話來鼓勵自己。

同時,如果外界給予我們誘惑或負麵的刺激,一定也要相信自己,隻要自己下定決心並盡最大的努力,一定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實戰訓練:試試看,我們可以不抱怨

走到哪裏都能遇到愛抱怨的人,而從不抱怨的人,我還從未見到過,這讓我感覺,會抱怨,幾乎是人的天性。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什麼是抱怨?抱怨就是心中懷有不滿,卻總是去責怪別人。

如果事情不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好,我們有可能產生不滿情緒。不過,對待這種內心產生的不滿情緒,我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態度可以選擇:

1.嚐試去改變的態度——就是想辦法讓結果變得好一些;

2.接受現實的態度——既然已經這樣了,算了,將就一下吧;

3.抱怨的態度——不接受現實,也不想辦法改變,一味地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喜歡抱怨的人自己不知道,抱怨,是最容易使人產生挫敗感的方式,越抱怨越不快樂,因為,越抱怨他離事情的真相就越遠——既不麵對現實也不啟動自己的獨立意誌去解決問題,完全在一種自我迷失的狀態下下意識地發泄不滿。這是很可悲的,因為,他不快樂的同時,還會給自己造成一種錯覺,認為隻要抱怨一通,把責任推給別人,自己就沒事了,看起來還很強勢,事實上,這種不尊重事實不尊重別人的行為,隻會讓他失去人心,久而久之,沒有人再跟他親近了。

做到不抱怨並不難

1.不怪你

其實,當一個人在情緒激動地抱怨時,你隻需要輕輕地提醒他一句:別著急,這件事情不怪你!他很快就會安靜下來。為什麼呢?因為你為他放下了負擔。

抱怨,其實是內心缺乏安全感導致的無力感所引發的不自信行為。抱怨的人雖然嘴上總是在抱怨別人,可是,他們內心深處其實是在深深地自責,隻是連他自己都看不到;抱怨的人常常自己並不清楚自己在抱怨,他們十分相信自己所說的就是事實。也就是說,抱怨的人在抱怨的時候,其實是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那麼,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學會自我提醒和自我訓練。

首先,告訴自己“事情已經這樣了,沒關係,追究責任沒有意義”,要讓自己放下心理負擔,拿出勇氣去麵對現實。

2.不扭曲

然後,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隻描述事實真相,不要加上自己主觀的負麵評價(所有的抱怨其實就是主觀的負麵評價)。

看看下麵這幾句話,我們就能很容易分辨“事實”與“抱怨”的不同,也能看到抱怨如何扭曲了事實:

事實 抱怨

今天冬天很冷。 氣候這麼惡劣!煩死了,地球是不是要毀滅了呀?

你沒有掃地。 叫你掃地你從來不掃,你一點家務活都不想幹。

好困啊! 我要困死了!

下圍棋,他已經連輸7局了。 他的棋藝太爛了。

被扭曲的事實:

氣候惡劣,有什麼好煩的?地球會因為冬天太冷就毀滅嗎?

那個沒有掃地的人或許是有原因、或許僅僅是想偷懶一次,他不可能一次也沒做過家務,一次錯誤被無限放大了。

第三種情況是我們習慣了用抱怨的方式來表達事實的最常見的日常行為,是不是應該提醒自己注意,以後在日常生活中,要盡可能避免用這種方式表達。

他下棋的對手是誰?如果是他的老師在教他下棋呢?而且,如果一個人連輸7局還在堅持,他的勇氣和好學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呢?

3.試試“紫手環”

想要變得完全不快樂,沒有比抱怨更好的方法了。而抱怨又是那麼容易發生,這實在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呀。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被人稱為“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的威爾·鮑溫,曾經發起過一個“紫手環”活動:將紫色的橡膠手環戴在一隻手上,左右手都可以。當你發現自己在抱怨的時候,就把手環從一隻手上移到另一隻手上。如果你聽到別人在抱怨,你可以告訴他們要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但是如果你打算叫別人換手,你自己也必須先換手,因為你這樣做也是在抱怨!當這隻手環在你的某一隻手上連續戴了21天後,你就能建立不抱怨的新習慣。一般人平均要花4到8個月時間才能連續21天不抱怨。

試試看,你能否打破這個紀錄?

自控力訓練實戰:

改掉一個壞習慣,就等於擁有一個好習慣

來吧,就把“不抱怨”當做我們的目標。因為抱怨會消耗我們巨大的能量,會剝奪我們的快樂,會毀掉我們的人際關係。如果我們能夠不抱怨,那麼,我們將找回屬於自己的巨大能量,會變得更加快樂起來,會有更好的人際關係,這麼好事情,讓我們趕緊行動起來,開始自我訓練吧!

訓練人:__

我的目標:不抱怨

我的“紫手環”(寫出你的口號):

21天進度表(用√標記):

是否成功:□成功 □沒有成功

用多久改變了一個壞習慣:

養成新習慣的有效方法:

□1.對壞習慣絕不姑息

□2.行動行動行動

□3.拒絕負麵暗示

□4.別擔心,不是你的錯

□5.不扭曲事實

□6.佩戴“紫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