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幾周前,我去浙江沿海做了一次短暫的旅行,經曆了一件極其離奇的事情。好奇的讀者們一直追問我去了哪裏,現在,我告訴你們——那是一個叫荒村的地方。
一切都要從我最近的一本書《幽靈客棧》講起,顧名思義,這篇恐怖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幽靈客棧的地方,幽靈客棧就在荒村——浙江的一個小山村,坐落在大海和墓地之間,因為麵朝一片荒涼的海岸,所以叫做荒村。事實上我從來沒去過荒村,因為這個地方純粹出於我的虛構——為了給小說提供一個獨特的環境。我想如果不是因為那次簽名售書,荒村永遠隻能存在於我的想象中。
《幽靈客棧》的簽名售書是在一家位於地鐵內的書店進行的。不知什麼原因,他們把簽售的時間安排在晚上七點以後。那晚我坐在靠近書店入口處的桌子後麵,簽售大約進行了兩個小時,效果還不錯。九點鍾是書店打烊的時間,地鐵大廳裏的人也漸漸少了,我獨自坐在簽名桌後麵,低著頭整理東西準備回家。
忽然,耳邊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我立刻抬起頭來,看到一個年輕的女孩子站在我麵前——她套著一件極不合身的寬大毛衣,下擺幾乎垂到了膝蓋上,身後背著廉價的人造革皮包,一頭長長的黑發梳著馬尾,看樣子像是個女大學生。
她低垂著眼簾,雙手捧著我的《幽靈客棧》,一言不發地把書放到了簽名桌上。當時我有些發呆,上海的冬夜寒氣逼人,書店的空調壞了,正把我凍得瑟瑟發抖。她是那晚最後一個請我簽名的讀者,卻麵無表情一聲不吭,仿佛是把書扔給了收銀員。我停頓了片刻,仰著頭仔細端詳著她,這是一張眉清目秀的臉,很能討人喜歡,甚至能使人產生幾分憐惜之心。我翻開書的扉頁,看著她的眼睛問:“請問你的名字?”
她愣了一下,眼皮低垂了下去,用細微的聲音回答:“小枝。”
“小枝?”很奇怪,我立刻想到了一支笛子的名字,“是大小的‘小’,枝葉的‘枝’嗎?”
她不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我擰起眉頭,在書的扉頁上寫下“小枝惠存”,然後是落款。我把書交還到她的手中說:“謝謝你,那麼晚了還來買我的書。”
她終於睜大眼睛看著我了,似乎想說什麼話,但嘴唇動了動卻說不出口。我向她揚了揚眉毛,給她暗示讓她鎮定下來。終於,她深吸了口氣說:“我來自荒村。”
一開始我還沒明白過來,但她就這麼怔怔地看著我,直到我的臉色有些變了——荒村?我的腦海裏終於掠過了自己小說中的這個地名。我奇怪地看著眼前這個叫小枝的女孩——難道她是從我的小說裏跑出來的?
麵對我尖銳的目光,她又把頭低了下來,嘴裏模糊不清地吐出幾個字,好像是說“對不起”。她捧起書走到收銀台前付了錢,便匆匆跑出了書店。
荒村?我的心似乎被什麼東西抓到了,立刻撒開腿衝出了書店,在進入地鐵檢票口前的一刹那,總算叫住了她。她被嚇了一下,尷尬地回過頭來:“對不起,有什麼事嗎?”
其實我比她更加尷尬,緊張地搓著手說:“我能——能請你喝杯茶嗎?”
她猶豫了片刻:“好吧,就給你十分鍾。”
三分鍾後,我帶著她來到了地鐵上麵的一家茶室裏。她坐在我對麵,依然一句話都不說,隻是低著頭抿茶。我看了看表,她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咳嗽了一聲說:“對不起,你說——你來自荒村?”
小枝總算抬起了頭,盯著我的眼睛,下巴微微點了點。
“荒村在哪裏?”
“在浙江省K市的西冷鎮。正如你小說裏所說的那樣——荒村坐落在大海與墓地之間。”
看著她那雙黑色玉石般的眼睛,我相信她不會說謊的:“你是說荒村真的存在?”
“當然,荒村已經存在幾百年了。我在荒村出生,在荒村長大,我就是一個荒村人。”她避開了我的目光,淡淡地說,“我想你一定沒有去過西冷鎮,更沒有去過荒村。”
我忽然有些尷尬:“是的,我隻是在地圖上看到了西冷鎮,至於荒村則完全出於我的虛構,我覺得這個名字很符合小說所需要的氣氛。我沒想到荒村真的存在,還會有一個荒村人來請我簽名,謝謝你告訴我這些。”
“其實,今晚我隻是碰巧路過這裏,準備坐地鐵回學校,卻看到書店門口的廣告。幾天前我就看過你的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進來又買了一本書請你簽名。”
“這麼說隻是巧合了——我很巧合地把現實中存在的荒村寫到了小說裏,而你作為一個荒村人又很巧合地在地鐵書店裏見到了我。”
小枝微微點了點頭。
我繼續問道:“你剛才說你想要坐地鐵回學校?你在上海讀大學是嗎?”
“是的,今年大二。”
忽然,我抬起手腕看了看時間說:“你給我的時間到了。”
“不好意思,我明天還要考試,要早點回學校去了。”
她匆匆站起來,還是低著頭向外走去。就在這個時候,我心裏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立刻跑上去叫住了她:“小枝,你考試結束以後,學校就放寒假了是嗎?”
“對。等到放寒假我會回家的。”
“回荒村?”
小枝好像有些害怕:“當然。”
“我也想去荒村。”
“什麼?”她顯然沒有心理準備,隻是茫然地搖著頭說:“不可能……這不可能……請不要開這樣的玩笑。”
“我沒開玩笑,已經決定了。我隻是想去看看在我小說中出現過的地方,那一定非常有意思——你說荒村就和小說中寫的一樣,在大海與墓地之間。既然這麼巧合,那我一定是命中注定和荒村有緣。小枝,你隻要給我帶路就可以了。”
她看著我的眼睛,擰著眉頭退了一大步,我隻感到她的身上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恐懼。她的呼吸急促了起來:“不,我不知道……”
我尷尬地笑了笑說:“當然,我們不過是萍水相逢,你當然可以對我說不。這樣吧,我把名片給你,如果你願意帶我去荒村的話,就給我打電話。”
說完,我自顧自地把名片塞到小枝手裏,她有些手足無措,好像是逃避獵人的小野獸一樣扭過頭去,匆匆地跑出了茶室。我緩緩跟在後麵,目送她消失在上海寒夜的街頭。
她來自荒村。
二
兩個星期過去了,小枝一直沒有和我聯係,我想她或許已經回荒村了吧,也許荒村本就不存在,隻是她的一個玩笑而已?我差不多已忘記了這件事,連同那個叫小枝的女孩。
但在一個清晨,電話鈴突然響了起來,我睡眼惺忪地接起電話,聽到了一個細微的女聲……在恍惚了幾秒鍾後我突然睜大了眼睛——是她?
是她。在這個清晨,小枝突然給我打來了電話,還是那樣的聲調和口氣:她同意了我的要求,可以帶我去荒村,明天早上在長途汽車站碰頭。
第二天一早,我準時趕到了長途汽車站。正是春運高峰,我在人群中擠了好久才發現了小枝。我向她揮了揮手,她的表情有些驚訝,勉強點了點頭。
半小時後,我和小枝登上了一輛長途大巴,終點站是浙江省K市的西冷鎮。她坐在靠窗的位子上,身上裹著一件厚厚的大衣,脖子裏纏著圍巾,蓋住了下巴和兩腮。大巴駛出市區,滬杭高速公路兩側的田野一片灰黃,景色漸漸單調起來,這樣沉悶的旅途還要持續七個小時。我越來越感到尷尬,小枝從上車起就沒說過一句話,似乎對我的存在視而不見。仿佛在她的身邊,有一道空氣組成的欄杆,把她牢牢地禁錮在裏麵,似乎跨出去就是萬丈深淵。
大巴進入浙江段以後,我終於忍不住問道:“為什麼不說話?”
小枝總算側了側身:“你要我說什麼?”
“隨便說什麼。難道你害怕帶我去荒村?突然感到後悔了?”我直視著她的眼睛,低聲道,“如果你說後悔,我就在下一站回上海去。”
她把圍巾向下拉了拉,幽幽地說:“不,我沒後悔,隻是不知道說什麼。”
“就說說荒村吧。”
“隻是一個普通的小村子,一邊是大海,一邊是墓地。”
“除此以外呢?”我盯著小枝的眼睛問。但她總是在躲避我的目光,我可以察覺出某種令人恐懼的東西,正隱藏在她的眼神裏,竭盡全力不讓我發現。而我的任務就是把她眼神裏的這些東西挖掘出來,就像一場神秘的考古活動,“你好像說過,荒村已經存在了幾百年?”
“據我爸爸說,荒村人的祖先來自中原,在宋朝靖康之變後,他們跟隨宋高宗趙構逃到了浙江。因為是遠道而來的難民,隻能定居在一片荒涼的海岸上。”
“那算起來也有八百多年了。”
此時,小枝悄悄地扭過頭去,冬日的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她臉上,宛如鍍上了一層白色的金屬。在外麵單調的景色映襯下,小枝的臉顯得生動起來……
下午三點,西冷鎮到了。鎮子周圍是連綿不斷的青山,和浙江沿海的許多小城鎮一樣,到處都是做小生意的人。小枝似乎不喜歡西冷鎮,她的圍巾幾乎遮住了半邊臉。我們穿過車站,搭上了一輛破舊的中巴,它將帶我們去荒村。
中巴駛上了一條鄉間公路,兩邊是冬季的田野和樹林,全都透出一股肅殺之氣。隨著一段上坡的山路,周圍的景色越來越蕭條,除了裸露的岩石外,就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在寒風中不停地顫抖著。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窗外,與西冷鎮的繁華相比,這裏仿佛已是另一個世界了。
當中巴艱難地爬上一個高高的山坡時,我突然低聲叫了起來:“大海!”
我看到遠方的大海了——黑色的大海。我曾經無數次見過大海,但在這荒涼的地方,大海給人的感覺卻迥然不同。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在黃昏的暗雲底下,遙遠的海平線一片模糊,像一幅陰鬱的油畫。
“小枝,你看過《牙買加客棧》嗎?真奇怪,我們隻翻過了一座山,就好像從中國的浙江來到了英國荒涼的西南海岸。”
“高中的時候就看過,所以才會喜歡你寫的小說。”
聽完她的這句話,我不禁有些暗暗得意了。
在顛簸了十幾分鍾後,我的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一座巨大的石頭牌坊出現了——荒村到了。
我幫小枝提著行李下了車,仰望那座讓人望而生畏的石頭牌坊。牌坊起碼有十幾米高,刻有許多複雜的石雕,在牌坊正中有四個楷體大字——“貞烈陰陽”。
不知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但放在這座大牌坊上卻使人不寒而栗。天色已經有些暗了,牌坊的陰影投射在我的身上,深深地震懾住了我。
小枝伸手捅了捅我:“你怎麼了?”
“不可思議,我竟然能在荒村看到這麼大的牌坊!”
“這是座皇帝禦賜的貞節牌坊。幾百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間,荒村出了一位進士,在朝廷做了大官,皇帝為了表彰他的母親,所以禦賜了這塊牌坊。”一陣海邊的冷風襲來,小枝又把圍巾裹嚴實了,“別看了,快點進村吧。”
我先辨別了一下方向,東麵是一大片的岩石和懸崖,可以望到洶湧的黑色大海,海平線上凝結著一層厚厚的烏雲。而另外幾麵則是連綿不斷的山巒,山上一片荒蕪。而在這塊貞節牌坊後麵,就是我在夢中尋覓的荒村。
透過高大的牌坊,隻見古老的瓦房和新建的洋樓梅花間竹地散布著,陰冷的海色天光照射在瓦片上,給整個村子添上了一層寒意。我輕歎了一聲:“現在我明白為什麼要叫荒村了。”
小枝帶我走進村裏一條狹窄的小巷,兩邊都是些老屋子,卻見不到什麼人。她低著頭走著,仿佛帶著一個不速之客進村了。我忐忑不安了起來,輕聲問:“荒村有沒有旅館?”
她拉下圍巾:“你認為這裏會有旅館嗎?荒村自古以來就很封閉的,已經好幾年都沒有外人來過了。”
我愣了一下:“那我住在哪裏?”
“就住這裏。”
小枝淡淡地說,指了指旁邊的一扇大門——
這是一座古老的宅子,大門兩邊聳立著高高的圍牆,一扇斑駁的大門緊閉著,兩塊木門板上各有一個大銅環。我後退半步,借助日暮時分的昏暗光線,看見了刻在高大門楣上的三個字:“進士第”。
當我還沒反應過來,小枝就已推開了那扇黑色的大門。門檻足有幾十厘米高,她一大步就跨了進去,回過頭來說:“進來啊。”
麵對這座“進士第”的高大門樓,我戰戰兢兢地站在門檻前說:“這是什麼地方?”
“我家啊。”
我愣了一下,然後小心地跨入了門檻裏,低聲說:“你家祖宗是進士?那麼說村口的牌坊就是皇帝賜給你家祖宗的?”
“嗯。”她淡淡地回答。
我揉了揉眼睛看著這座“進士第”的天井,兩邊是搖搖欲墜的廂房,正對大門的是一間歇山式屋頂的廳堂。昏暗的天光從高高的房簷上落下來,使這間古宅顯得更加陰森。
小枝並沒有進廳堂,而是走進了旁邊的一扇小門,我緊跟在後麵,走進了古宅的第二進院子。這是一個更小的天井,東、西、北三麵都環繞著兩層小樓,三麵的木樓都是歇山頂,有著雕花的門窗和梁柱,讓我想起了馮延巳的“庭院深深深幾許”。
突然,我的背後響起了一個沉悶的聲音:“你是誰?”
這聲音差點沒把我給嚇死,我晃晃悠悠地回過頭來,隻見一個又瘦又長的人影,站在一扇打開的木窗裏。
小枝連忙對那個人說:“爸爸,他是我們大學的老師,來我們荒村考察曆史和民俗的。”
原來是小枝的爸爸,我籲出了一口氣。不過她也真會編,居然說我是她大學老師,可我比她也大不了幾歲啊。
“歡迎你來到荒村。”
小枝的爸爸從另一扇門裏走了出來,我這才依稀地看到了那張臉。他是一個瘦長的中年男子,臉龐消瘦而憔悴,眼眶深深地陷下去。但他的膚色卻很白,不像是一般的農村人,他年輕的時候應該很英俊的。他走到我麵前微笑說:“你好。我是荒村的小學老師,你叫我歐陽先生就可以了。如果不嫌棄的話,請在我們家住幾晚吧,反正這間老宅裏隻有我和小枝父女倆,還空著許多間屋子。”
我回頭看了小枝一眼,現在我才知道了她的姓名:歐陽小枝。
寒冬的夜色已漸漸籠罩了荒村,歐陽先生把我們領到了前廳裏,打開房梁上的燈,燈光照亮了廳堂的匾額,匾上寫著三個行書字:“仁愛堂”。在匾額下麵是一幅古人的卷軸畫像,那人穿著明朝的官服,應該就是那位嘉靖年間的進士了。
廳裏空空蕩蕩的,隻有一張圓形木桌擺在中央,上麵放滿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歐陽先生露出了慈父的微笑,說知道小枝今天要回來,所以特意準備了一桌好飯菜。荒村在海邊,自然多是海鮮,正合我的胃口。歐陽先生的話並不多,默默地扒著飯。我發現他的飯量極小,幾乎沒怎麼動筷子,他的臉在昏黃的燈光下麵無血色,果然是清貧的鄉村教師形象。
晚餐後,小枝把我領到後麵靠北的那棟樓上。我戰戰兢兢地跟在她後麵,爬上一道陡陡的木樓梯,摸瞎子一般到了二樓房間裏。小枝摸了半天都沒打開電燈,她抱歉地說:“這房間已經很久沒用過了,大概電路老化了,你稍等我片刻。”
小枝下樓去了。我伸手向四周揮了揮,摸到一排木雕窗戶,居然連玻璃都沒有,隻有貼在木格上的一層窗戶紙。我獨自站在黑暗中,透過木門能看到窗簷上的幾顆星星——我的心跳越來越快,忍不住伸手推開了木窗。
窗戶剛被推開,我就看到了一點幽暗的亮光,宛如鬼火一樣閃爍不停。
“別怕!是我。”
是小枝的聲音,她隨著那線幽光走進了房間,手裏提著煤油燈。我長出了一口氣:“你可別嚇我。”
她低聲笑了笑:“你不是出版了許多恐怖小說嗎?怎麼還會害怕呢?”
“恐懼源於未知。”我的眼睛已經漸漸適應了煤油燈光,在那點閃爍的紅色火苗下,小枝的臉龐被映成了奇異的顏色。她還抱著一捆厚厚的棉被,然後把煤油燈放到木桌上,使我大致看清了這間屋子。房間其實挺大的,中間還有一張屏風,後麵是一張睡榻。
奇怪的是,房間裏並沒有多少灰塵,看上去幹幹淨淨的,不像是很久沒人住過的樣子。小枝說:“我爸爸喜歡幹淨,所以他把十幾間空房子都打掃了一遍。”
“十幾間空房子?果然是‘進士第’。可這麼大的宅子,隻有你們父女兩個人住,不會感到害怕嗎?”
小枝悄悄關上木窗說:“因為我們家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親戚了。”
“那麼你為什麼要說我是你大學的老師?”
她擰起了眉毛,把棉被交到了我的手中說:“你看到村口的貞節牌坊了嗎?荒村人的風氣自古就是非常保守的,如果我照實說的話會引起別人閑話的。所以,我隻能說你是我大學老師,來這裏是為了考察荒村的曆史和民俗,這樣我爸爸就不會誤會我們之間的關係了。”
“嗯,那就讓我做你幾天老師吧。不過,我的年齡比你大不了幾歲,你可要當心穿幫哦。”
“行了,我就住在西麵的樓上,如果有什麼事,喊一聲我就能聽見。”
“小枝,”我看著她的眼睛,卻磨磨蹭蹭說不出話來,“沒什麼,隻是非常感謝你。”
“我也要謝謝你,謝謝你一路上給我提行李。”
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你的行李可真沉,把我給累壞了。你該不會是想要找一個免費的挑夫,才答應帶我來荒村的吧?”
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了那張屏風上,在昏暗的煤油燈光下,可以依稀看到一些精致的圖案。我連忙端起煤油燈靠近了屏風——
這是一張四扇朱漆屏風,大約有兩米高,四米寬。屏風的骨架是木製的,中間塗著紅色的漆,雖然古老的歲月使它有些褪色,但仍在燈光下殘留幾分驚豔。屏風可折疊為四扇,每一扇都畫有彩色的圖案,應該是清朝中期以前的作品。
“天哪,這可是件古董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出來。
我真沒想到這樣好的古董居然擺在一間空房子裏,還讓我這個陌生的客人住進來,真不知道這“進士第”裏還藏著多少寶貝?小枝並不回答,她的眼神似乎有些奇怪。我並沒有在意,而是仔細看了看屏風上的畫,風格有點像清版線裝書裏的插圖,隻是年代太久遠了,色澤看起來有些暗淡。但更讓我驚訝的是屏風裏畫的內容——
屏風左起第一扇畫的是一男一女,女子美麗動人,倚在一間茅屋門口,而那男子背著行囊似乎是要遠行的樣子,兩人互相看著對方依依不舍,看來畫的是夫妻或戀人離別的場景,有點“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味道。
第二扇屏風正中仍然是那個女子,似乎正在傷心流淚,在她的身前站著一個麵貌奇特的僧人。僧人的手中持著一支笛子,正把笛子遞到女子的麵前。我搖搖頭,看不懂這幅畫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