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衣人(2 / 2)

這柳莊外雖是破敗的莊園牆,幸而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莊外好一片鬆林,從這林中入將去,別說是逮捕人犯,這林子藏個百十人一點也不成問題。卻是逮捕個蟊賊,如何容易。鄧斌心裏盤算:“在此折了命,卻不值當。”與秀才一道回去。剛剛轉身,卻聽後麵惡風不善。左手一推秀才,秀才當時會意。閃身躲在一旁,隻等幫忙。

卻是這賊人,偷施一招“夜叉探海”,直直打來。恰好撞到棒上,鄧斌將棒一橫接住一掌,卻不等反應,這小子幾個後跟翻,又不見了。

鄧斌這才想到,這套路手段相當熟恁,卻記不得何人了。心裏躊躇,臉上一點不露。二人計劃著回去。但聽鬆林深處一聲尖笑:“嘿,又來了一個,這位白麵秀才,定是個下酒的好貨。這個拎棒子的先生當正餐。”說話間便到,一隻手搭著鄧斌的肩頭上。鄧斌一愣之下,本想摔他一跤的,卻見這人的手輕易從鄧斌手中開脫。鄧斌從那隻手來的地方去攆,口中道:“休要走脫。”豈料這人竟一退十步,閃到一旁去了。回身從百寶囊中抽出一捆金色的飛龍絲絛來。跟著一揚手擲出。鄧斌以為是繩子功,用棒一架。卻發現繩子一打棒子上竟然扣住了。牢牢扣死。兩人便奪棒子,作拔河樣。那人如何敵得過鄧斌,卻不料繩子的材質,普通的繩子早就斷了,這個沒斷反而更緊了,鄧斌心想,馬上脫手,棒子直衝那人胸口而去。直叫那人三兩步退倒,眼見砸中,卻見那人手一抖,棒子直入這人手中去了。

鄧斌遲愣片刻,不想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急三步飛騰而去。這個小個子本身靈巧。卻因為這棒子沉重,急切間不得快。他那能知道,這棒子竟然有六十多斤。叫鄧斌逮住後襟領便向後拖,手肘一翻,壓在樹上。

這小個兒剛要反手,豈知乞丐哥力大難反。被壓在樹上,一動不動。口中卻在逞能:“抓我一個顯得你能耐大怎的……”鄧斌隻覺其人聲音甚是熟悉,旁的不理。見此人夜行衣打扮,黑紗布罩頭,斜跨一帆布袋,知是百囊。翻動斜跨帆布口袋,裏麵各式各樣小零碎工具,一串專門撬鎖用的金葉子(就是**),蠟燭,火石火鐮,鬆脂蠟棒(水下照明用,前麵是一點凝固的油鬆脂,後麵是一段木柄)等物。鄧斌見此帆布包,心中己猜出八分,口中喃喃自語:“教我看看你是誰。”伸手去拽青紗三角布,已把膝蓋頂在小肚子上。向下一扯,一張長著尖嘴猴腮的尖下巴的臉顯了出來。

鄧斌不看則可,一看之下不免吃了一驚:還真是你!這個人不但認識,而且相熟。吃驚是因為到了現在仍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隻見這個人長的尖嘴猴腮,小胡子一撮長在下巴上。猶如耗子成精狀。口中高念:“這位好漢高抬貴手,我知道你是誰。”“我也知道你是誰。”鄧斌收住架勢,將棒子取回,心中大喜:“我當是誰,卻原來是你小子。邊說邊到秀才這裏。這小個子也跟前來。鄧斌大笑道:“今天真正誤會,本想捉賊,卻捉到了自家兄弟。這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讓二人相互通告姓名,才知真相。

原來這位可了不得,江湖人稱“鑽地神鼠”小偷是也,姓吉名海豐,字長祥,職業小偷,沒有他偷盜不出來的東西。因排行第三,人稱其為三爺。這人祖籍浙江紹興,現在在山東,自幼家中尚可,卻不幸禍從天降。十歲左右父母雙亡。是一個街邊老偷帶他長大。和老偷能學什麼?隻有偷竊技巧。漸漸長大。以致為賊。如此之後又過十年,二十七八歲年紀,手法精熟,又因為習得一身高飛低行的身法,漸成山東一患。而後鄧斌去到山東,與其相識,後來分別,一晃間已六七個春秋了。

三個人聊的興起,便想投那客店住宿,一來暢談,二來天色沉了。找了家客店住下。

卻不想是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