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閱肆張羅雀掠門,

海王村果靜如林。

空閑海估尊哥定,

待價千年畫宋元。

——《故都竹枝詞》

這首竹枝詞道得正是城南琉璃廠,那裏當真不簡單。幾百年的風光,說不盡的古玩字畫,道不完的傳奇往事,早年間這裏是書商的集中地,明清時代裏,市井畫冊、古人手劄、雅士信函、古籍善本、珍稀抄本,均在此街巷中翻轉流傳,紙香墨韻,百年不散。

混跡京師幾年,也常去那裏溜達,不過囊中羞澀,看得多,買得少,走在街上,遙想當年熱鬧,也有幾分趣味,汝窯的筆洗、定窯的碗、最早的《紅樓夢》抄本、《金瓶梅》畫冊、“四王”的卷軸、金農的手筆均在這邊店肆中招徠過顧客。

有緣?無緣?

前幾年,小美來京,要看看熱鬧,帶她去琉璃廠。剛一轉過街角,就見路北側新開了一家小書店,店名“無情埂”,門口樹一招牌,“新到一百一十回版本《紅樓夢》,僅此孤本,待有緣人”。

“這店名好怪啊。”

“是啊,走,去看看。”

臨到跟前,發現小店還掛著幅對聯: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

“這對聯,看似說朋友、說奇書,末尾兩字,一個月,一個花,其實還是風花雪月。”我指給小美看這對聯。

小美輕笑:“心中有風月,看什麼都是風月。”

店小,臨門口緊挨著就是櫃台,櫃台裏麵有一老者,聞言微笑:“一進我店來,能見風月者,便是有緣人。小店最近新到了一百一十回版本的《紅樓夢》孤本,這些年算是很難得的版本了,兩位有興趣看看嗎?”

“我記得我看的是一百二十回的啊,你記得嗎?”小美轉頭問我。

“嗯嗯,說是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高鶚續的後四十回,一百二十,您這個很有趣啊,一百一十回的?是刪節本?還是有很多不同啊?很少見嗎?”我問那老者。

老者笑了,不答問題,隻是說:“來,我帶你們去樓上看看這書。”說罷,在前引路。

小店很小,兩側都是書,樓梯很窄,低頭看樓梯,突然掃見樓梯口左側的書架上放著本薄薄的、發黃的手抄本冊子,封麵上寫著《一七某某年的回憶錄》。

“好奇怪!二、三百年前的回憶錄?那會有‘回憶錄’這說法嗎?”我好奇心大起,不禁走近,去翻那書。

在前領路的老者,聽見動靜,回頭看我翻那書,搖頭一歎:“緣分至此啊。這位先生既然對這本書有興趣,不妨先翻翻看。這位姑娘有興致上樓去看看那孤本《紅樓夢》嗎?”

小美回頭看看我,見我正專心翻那回憶錄,猶豫了一下,便下來陪我看那回憶錄。

老者笑了,搖頭先自己上樓了。

那《回憶錄》字跡蒼勁,很悅目,書很薄,不過因為都是豎排繁體,看著有點吃力,紙張發脆,頁碼也亂糟糟的,似乎還有不少脫頁,中間有不少字跡已經模糊得難以辨識,雖然篇幅不長,我和小美卻費了好大勁,對照猜測、連蒙帶跳、不求甚解,過了好大一陣,才看完全書。

“哈,挺好玩的,原來《紅樓夢》是這樣寫出來的啊。”我笑道。

“這人寫的挺有意思的,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假的?”小美瞪著大眼睛問。

“嗨,圍著《紅樓夢》扯淡的人多了。比這邪乎的也多了,這個算啥子啊。”

“走,上樓去看看那個一百一十回版本的。”

“走,說咱是有緣人,咱得對得起緣分啊,哈哈。”

說完,把《一七某某年的回憶錄》放回原處,又上了樓梯。

爬上樓一看,小小一間,空蕩蕩的,老者蹤跡全無。我們倆相視一眼,不禁都覺得心中一涼,那老頭呢?喊了幾聲,也無人應答。臨窗向下看,街上人來人往,依舊熙熙攘攘,要不是陽光燦爛,真要被嚇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