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戰火的催化,蘆花提前綻放。
秋天又來了。
一春一夏的青紗帳,讓抗日英雄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讓侵略者付出了刻肌刻骨的慘不忍睹的代價。秋天,在一年一度的青紗帳謝幕之前,在中國的江之頭,海之角,中日戰爭又將演出怎樣的活劇?
反“清鄉”鬥爭的節節勝利,讓所謂的“清鄉”功臣小村信雄威風掃地。他的兵力顯見不足,又被侵華派遣軍司令抽去三個大隊到平漢鐵路參加防禦,挽救那裏的不利戰局。小村信雄麵對著那個“鞋麵”,摟著坐在懷裏的嫵媚女人,心裏也沒一點點快樂滋味,常常獨飲苦酒。
四分區新四軍將領審時度勢,乘敵不濟之時,一團二團三團各一個加強營,回師東進,作為開赴蘇中日偽“清鄉”地區的先頭部隊。三個營如三把利刃,分三路直插進去,在地方武工隊和民兵配合下,拔除了數個敵人據點,拉開了日偽心驚膽寒的反據點戰役的序幕。
小村信雄意識到大勢已去,與新四軍全麵抗衡已不可能,不收攏兵力將被各個擊破,因此調整了兵力部署,主動撤離了一些小據點,將力量集中於大據點,並祭起“強化清鄉”的旗子,下令“不受限製”地屠殺沒有歸順的中國民眾。日軍瘋狂掃蕩,實行焦土政策,往往進一村,搶一村,燒一村。
在江口一帶,日軍指揮部對兵力也作了調整,撤去江口周邊的2個小據點,40多名日軍及2個小隊的偽軍全部駐進江口鎮,分別歸屬伊林和葉紹興指揮。江口鎮的鬼子,由於增加了力量,又時不時鑽出“烏龜殼”出來瘋狂。他們甚至不顧被活捉或被消滅的危險,化裝成農民,兩三個一組,到他們猜疑的村落,偵察刺探抗日部隊情報,捕捉殺害抗日幹部民兵。這股頑敵也許預感到末日的來臨,因此加倍掙紮著,夢想著命運的轉變。
敵變我變!
為了更有力地打擊和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早日把日本侵略者從被他們侵占的土地上趕出去,四分區黨委做出決定,在反據點第一戰役中,要求三支先頭部隊在三個縣各打下一個重要據點,為全麵反攻積累經驗,做好準備。
陳義親率一營回江東的第三天,江東黨政軍負責幹部開了一個重要會議。這個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選擇我們有能力攻克又能震撼敵偽統治振奮我抗日民眾的重要日軍據點。與會人員意見一致,收複江口鎮,徹底消滅伊林部,動搖日偽在江東的統治,把敵人在南通地區的“腳趾”斬斷!
當晚,陸文益找了江海龍,傳達了會議精神,說:“打江口鎮據點,你要顯身手了,我和陳團長可是要抓牢你,要你出好點子。收複江口後,你們就要從‘地下’跳到‘地麵’上來羅。”
江海龍聽了心頭“咚咚”跳,為部隊的反攻感到興奮,也為麵臨的重任有些緊張。
對於怎樣打江口鎮日偽據點,江海龍早有想法,如今真要攤台攤麵(當地方言,指放到正式台麵上),倒一時找不準頭緒。陸文益好像知道江海龍心思似的,說,我曉得你有想法,不要怕不成熟,你拿出來我們一起研究補充完善,現在主力部隊回來了,打下江口是三隻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隻是如何用智慧,要盡量減少戰士傷亡。陸文益如此一說,江海龍在腦中把自己想法再斟酌了一遍,然後一股腦兒和盤托出。陸文益一聽,又喜又憂,說,待我和陳團長他們一起研究後再定。
江海龍說的攻打辦法,陳義和其他指揮員反複論證之後,終於定下決心,以江海龍的辦法為主導,製定了全麵的圍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