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寫後記了,如釋重負卻又疲累不堪,頭腦似被洗過一樣一片空白。

該說些什麼呢?寫作過程的艱苦?白居易有一首《初入峽有感》:“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岸間,闊狹容一葦。”就像是對我生存現狀的寫照。每天的每天顛簸在職場和母職之間,踉踉蹌蹌往前趕。這本書的很多內容都是在夜半完成的,寧靜的深夜,一杯清茶,越寫越清醒。強迫自己睡一會兒,似乎還沒來得及做個夢就天亮了,又得開始一天的瑣碎事務。不是銜金湯匙誕生的人--反而是未足月就搶著出生的孩子,所以從不垂涎別人的福氣和好運。雖然背負重軛,但因一切均是心甘情願,所以也就甘之如飴,把所有的苦樂都當做上天賜給我的曆練了。

那麼說說完稿後的喜悅?似乎也不強烈。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時光之迅忽,人生之無聊,活著之卑微,生出一種說不出的恐懼和悲涼。要做的事情大堆大堆地累積在那裏,而時間則像海綿裏的水被無情的瑣事蒸發殆盡。每過一年,時光鋒銳的光芒又逼近一步,幾乎可以看見它猙獰麵容上狡黠的笑容,挾裹在時光洪流中的我們左衝右突,卻越陷越深。

這幾年我就像兒歌裏唱的:蝸牛背著重重的殼兒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倍極苦累和艱辛。可是話說回來,誰又不是這樣呢?每個人守在自己的命運裏,每個人奔波跋涉在自己的長途。

昨日不可追,今日不可留,明日尚可期。生活總是在這樣跌跌絆絆、忙忙碌碌中前行,幸而我還有一顆年輕不甘屈服的心,幸而還有夢想為自己取暖。

文字就是我的觸角,是我區別這庸常落寞的日子的光和閃電,它們讓我清晰地觸碰到了生命的歡樂和美妙。

對我來說,閱讀並不是被動的,而是融鑄了我的情感體驗,生命體驗,並以我的才情和想象對我喜愛的文字進行全新的詮釋和理解。一個評論就好比一場文字的戀愛,也將自己想說的話凝結在其中了,懂我的人會從文字裏讀懂我。

此刻,我的心中和窗外的陽光一樣暖,能夠蜷縮在文字裏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感謝許多人,默默地,因為有了你們我的成功才有可能!

輕聲唱首歌,給自己,給那些幫助過我的人。